用新浪微博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新浪微博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查看: 6232|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业内] 细思极恐-----原来二次元的游戏是这么火起来的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47

主题

122

帖子

38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13: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近日在凤凰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原文地址如下:
http://games.ifeng.com/a/20180124/44857387_0.shtml

文章里关于二次元游戏的一些解说,确认让人细思极恐,原来这么多套路在里面~

以下是文章节选:

Galgame绝大部分都是十八禁,包括大家熟悉的Fate/Stay Night。这类游戏中争议最大的两个常见元素是“萝莉”和“NTR”。
日式游戏中最为人所诟病性偏好的是恋童癖,翻译成宅语言,就是萝莉控。
“萝莉”一词取自纳博科夫的小说 Lolita ,原本讲的就是37岁父亲和14岁女儿相恋的故事。宅文化将Loli一词引申,泛指所有体型幼童向的少女。
在游戏中,常有某位少女明明是小学生面容体型,却硬是告诉你她已经18岁了这种诡计。或者只是干脆设定女性角色是某某学院二年级,却避而不谈年龄。都是为了掩耳盗铃,方便展开“福利”剧情,同时能在面对“恋童癖”控诉时振振有词。
萝莉系角色成为大多数“萌”系作品的标配。而痴迷于游戏作品的御宅族,则被冠以“萌豚”的蔑称。他们会辩称,自己对萌系作品中萝莉的喜爱与性欲无关,更类似于对可爱小动物的喜欢。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会被女权人士定义为对女性的物化。
另一种流行的性偏好是NTR。
NTR是日文“寝取られ”的罗马字缩写,意思是“被他人强占配偶或对象”,就是俗称的“戴绿帽”。
在18禁作品中,一个标准的NTR故事,通常有一位“苦主”,一位“黄毛”和一位女性主角。
故事开始,“苦主”和女性主角是一对儿,都有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中产阶级,甚至富有家庭),然而性生活不和谐。“黄毛”通常以小混混社会人为主,因为很多剧情都中染一头黄发而得名。接着“黄毛”以各种机缘认识女主,并发生性关系,通常第一次是强迫发生。但随后女主开始沉溺这种快感中,主动的和“黄毛”发生关系。最终这种关系会被“苦主”得知,但已经无法挽回。
NTR通过违背道德和挑战禁忌获得快感,绝妙的是,它会在不同性格的人心中,发酵出完全不同的快感。有的人会将自己代入“黄毛”,寻找淫人妻女的刺激。有的人却将自己代入“苦主”,窥视自己的恋人被“黄毛”强暴的过程,以满足窥视欲。这种性偏好,被称为窥淫癖。
其实非18禁产品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上文中提到的《女神异闻录》《最终幻想》和《真·三国无双》这些名满天下,实打实为日本带来外汇的大作姑且如此,普通作品中更是猖獗。
2017年12月,一向对成人内容还比较包容的Steam接连下架多款“日式黄油”,《The Key to Home / いえのかぎ》《Hoshi & Ishi》等颇受期待的作品中招,而且均是在这些游戏还未正式上架以前就干掉,正是因为其作品中有儿童色情等太过敏感的内容——尽管这些游戏的制作人表示游戏中“从未有直接的性描写”。
御宅之殇
各式各样的性偏好,最终变成一个个ACG作品中的标签,成为日本游戏的吸引力,也可能成为日本ACG作品的丧钟。
一方面,随着只要各种标签化角色的设置,作品就能大卖,越来越少的动画公司、游戏公司、漫画家和轻小说作者愿意花费心血去认真创作剧情,使得作品质量每况愈下。
另一方面,大量年轻人沉迷纸片化的角色,并在虚构人物身上获得性和情感的满足,加剧了日本不婚和少子化的问题。
更有心智不成熟者,模仿游戏中案例,对女性行猥亵龌龊之事。在御宅族不长的历史中,对其社会评价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东京・埼玉连续幼女诱拐杀人事件”,即“宫崎勤事件”。
1988年~1989年期间,宫崎勤在日本东京都和埼玉县先后猥亵并杀害了4名4~7岁的女童,他在猥亵第5名女童时被女童父亲发现,并遭到逮捕,引起轩然大波。案发后,警方在宫崎家中发现大量的色情动画录像带,宫崎本人被认定为御宅族。此案经历漫长的司法程序,2006年将其定罪并宣判死刑,2008年执行死刑。
自此,日本社会形成了对御宅族的污名化。御宅族定格成恶心肥胖的形象,人人避而远之。一部分宅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索性破罐子破摔,更加沉迷于虚拟作品中寻找慰藉,恶性循环。
同样的游戏技巧当然也运用在了日式女性向游戏之中。霸道总裁、不良少年、犬系少年和温柔大叔等标签也在女性中颇受欢迎。只不过相对来说,女性向游戏往往更隐晦暧昧,直接的性刺激较少,留出更多的想象空间。因而对其诟病较少,但一点不妨碍女性玩家沉迷其中(BL系女性向作品,即腐女游戏中有更多男男间的卖肉元素,更为复杂,暂略过不表)。
师夷长技以自残
在国内,二次元文化的内核几乎完全由日本舶来,所以这一套标签化的审美体系也在国内生根发芽。在各处都能听到男男女女们自己是“萝莉控”或“大叔控”。如Fate Go和《恋与制作人》这样宅向、乙女向的游戏也在不同的人群中大火。
不幸的是,一些负面影响也被原封不动地带了过来。比如圈里著名的“德国骨科”梗,指的就是SOSG漫画汉化组某翻译与自己亲妹妹乱伦,被父亲打断腿,到德国看骨科去了。彼时正值游戏改编的动漫《缘之空》大火,其兄妹乱伦的剧情带出无数段子,但谁想到,真的有人实践了段子呢?
日前盛传文化部通报了一批违规游戏,大部分涉黄和低俗,其中日系游戏颇多:
对此有网友评论其中涉低俗成分:“不慌,给角色们穿上衣服,还该干嘛干嘛。”
所谓“心中无码,自然高清”,如果人们内心对于游戏中的性内容有所追求,那么即使穿上衣服,也能在心中YY出赤裸的样子,何况还可以出同人作品来自我满足。
游戏厂商当然也乐于用各种各样的性暗示来满足玩家,由此大赚一笔。衣服穿上了还有撩人姿势,姿势矫正了还有娇喘,这些都不允许了,也还有本身就带着性意味的人物设定。
实际上,中国的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创作从来因为管制,不能有特别露骨的性描写。但不妨碍男性向网文中出现一个个“金手指”“圣母”“傻白甜”“奋斗女”“冰山女”“美女总裁”等类型人设。细细品味之下,这些人设配合“修仙流”“重生流”等类型剧情,最后都会触及到男性的性幻想,也就是所谓的“爽点”。
当现实中的欲望无处发泄,虚拟人物即成为价格低廉的替代品。而随着虚拟人物拔高了人们心中的恋爱期望值,越是在ACG中寻找快感,之后越是不愿意在现实中恋爱。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17年出生人口为1723万,而此前计生委的预测是2110万人。中国的出生率在“二胎政策”利好下回暖两年,现在再次掉头向下。
如果日本少子化的今天,也是中国的明天。那么军功章应该也有ACG作品们一份。
回到现实
2000年5月9日,《光明日报》记者夏斐潜入网吧一宿,与网吧里的未成年人们对战了《星际争霸》和《英雄无敌3》两款美国游戏,然后写出了《电脑游戏是瞄准孩子的“电子海洛因”》这篇几乎埋葬中国单机游戏行业的文章。
一个月后,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7部门的《关于开展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专项治理的意见》,规定“自本意见发布之日起,面向国内的电子游戏设备及其零、附件生产、销售即行停止。任何企业、个人不得再从事面向国内的电子游戏设备及其零、附件的生产、销售活动。”
这一纸禁令,加之盗版猖獗,以及中国社会对游戏的污名化,只用两年,就摧毁了繁荣一时的中国单机游戏市场。
十四年后,禁令方才解除。
后来游戏行业靠着网游、手游和电竞缓过劲,有了今天的规模。再次毁灭可能只需一次丑闻,和一次公共讨论而已。
嘻哈的尸体,还带着余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沪ICP备12034951号 )

GMT+8, 2024-6-16 18:19 , Processed in 0.112929 second(s), 27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