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堂X游聚社区

标题: 李清照《武陵春》赏析 [打印本页]

作者: 碧云龙    时间: 2007-10-31 17:51
标题: 李清照《武陵春》赏析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注释

①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

②双溪:浙江金华县的江名。

③舴艋:小船。

赏析:

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片极言眼前景物 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上片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的是季节特征,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说明这时已到了暮春时节。“日晚倦梳头”是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仍无心梳洗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下面叙述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这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了一层。她的悲哀是不可触摸的,不但不能说,而且不能想,一想到就会泪如雨下。在这里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下片一转,另辟蹊径,写道:“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她又用“也拟”“只恐”等虚字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了出来,像这样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实在很新鲜、奇特,所以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


作者: 真Chris    时间: 2007-10-31 17:54
[s:96] 看到这些我就以为我又在上高中。。。
作者: 如烟、    时间: 2007-10-31 17:59
最不愿意的就是回想起高中时``````
作者: 唯yī色彩    时间: 2007-10-31 18:45
引用第1楼真Chris于2007-10-31 17:54发表的 :
[s:96] 看到这些我就以为我又在上高中。。。

仔细一想,明天他妈还要上白班. 哈哈
作者: 真Chris    时间: 2007-10-31 18:53
引用第3楼唯yī色彩于2007-10-31 18:45发表的 :


仔细一想,明天他妈还要上白班. 哈哈
[s:72]一起一起
作者: BlueLight    时间: 2007-10-31 19:30
[s:26] 李清照是谁?古代名妓吗?
作者: 如烟、    时间: 2007-10-31 19:53
你除了名妓还能想到什么?
作者: 三桥贵志    时间: 2007-10-31 21:04
老龙,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s:72]
作者: 天下无名@u    时间: 2007-10-31 22:00
以前背过不少词 [s:71]
作者: 疯狂kyo@u    时间: 2007-10-31 22:36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 tjc    时间: 2007-11-1 00:29
著名词人,不知道是不是美女呢?
作者: 匿名使者    时间: 2007-11-1 08:55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兮兮~这句印象最深刻 [s:72]
作者: 碧云龙    时间: 2007-11-1 11:56
引用第11楼匿名使者于2007-11-01 08:55发表的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兮兮~这句印象最深刻 [s:72]
凄凄惨惨“戚戚”

印象最深还有错,可见你的语文基础了
[s:72][s:72][s:72]
作者: a!咾厷    时间: 2007-11-1 12:00
龙弟弟是文学水平蛮好的嘛`````佩服啊```
作者: 天下无名@u    时间: 2007-11-1 12:10
昨夜饮酒过度,沉醉不知归途,稀里糊涂赶路,误入树林深处,呕吐、呕吐,惊起鸳鸯无数。
作者: 碧云龙    时间: 2007-11-1 12:47
8离姐姐果酱了

小弟才疏学浅,14楼西厂公才是文坛好手,你看他满腹经纶出口成脏,高手中的高手啊 [s:72]
作者: 匿名使者    时间: 2007-11-1 12:50
被发现了~~~其实我是理科人才~~~~~~~~~ [s:33]
作者: 天下无名@u    时间: 2007-11-1 12:59
引用第15楼gnilinoaix于2007-11-01 12:47发表的 :
8离姐姐果酱了

小弟才疏学浅,14楼西厂公才是文坛好手,你看他满腹经纶出口成脏,高手中的高手啊 [s:72]
一看你就是伪清迷,那首是经典的篡改,原文是李清照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作者: 匿名使者    时间: 2007-11-1 13:04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 匿名使者    时间: 2007-11-1 13:05
真以为我不识字啊 [s:98]
作者: 天下无名@u    时间: 2007-11-1 13:08
李清照就这么几首有名的,武陵春是一首,如梦令是一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醉花阴是一首,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声声漫,然后就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绝句。李清照前段时间是婉约派的作风,却又瞧不起柳永,后段时间丈夫去世后转向豪放派。
作者: 匿名使者    时间: 2007-11-1 13:14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s:33]
作者: 碧云龙    时间: 2007-11-1 14:51
引用第17楼天下无名于2007-11-01 12:59发表的 :

一看你就是伪清迷,那首是经典的篡改,原文是李清照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初中课文的词你也搬出来现,真是服了你了,哈哈哈[s:72]
作者: 天下无名@u    时间: 2007-11-1 23:19
我日,竟然敢取笑我,等我告诉你家厂公把你阉了 [s:72]
作者: hokuto17    时间: 2007-11-3 10:27
说起 李清照,想起一件事

曾经怀疑过她有可能是四川人,原因:

声声慢: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里面的这个“将息”一词,这个词有明显的四川方言味,其意为“修养,调养”。

故,以此立证猜测,而后无果,终。



现在回想高中,还是有不少好事,恩,毕竟是年轻的自己啊,年轻真是好!!!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看如今,面色蜡黄,离大去之期不远矣!
作者: 匿名使者    时间: 2007-11-3 10:30
好豪放。从李清照讲到辛弃疾。。。 [s:98]




欢迎光临 游天堂X游聚社区 (https://bbs.gotv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