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无意中在《中国青年报》上阅读了一篇名为《中国男性为何会呈现“阴柔之气”》的文章和中国军事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少将发表在《环球时报》上的一篇文章,心中不仅有感而大发.
这两篇文章都指出了现在社会上这样的一种不好的现象,那就是:“阴柔之气上升,阳刚之气下降”.确实,这两篇文章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在社会之中普遍存在的“男性女性化,女性宠物化”的现象,并对其中的种种隐藏的因素以及在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后果一一作出了较为客观精辟的评论,让人看完了以后不得不心悦诚服.
我很赞同罗将军的观点,因为现在我发现,我身边就有大量这样的例子存在,不说别的地方,我们班就有那么好几个这样的男生:走路扭扭捏捏的,说话嗲声嗲气的,修着长指甲,还打耳洞戴耳钉,时不时还拿出镜子梳子来梳头,梳完了以后甚至还会伸出“兰花指”理一下自己的发角,然后对镜子中的自己抛出一个“狐媚”的微笑......和别人起了争执,不够理直气壮的时候就会嗲声嗲气地和人家说:“唔~~你不要这样子了啦~~”像这样的男同学在年级里甚至在整个学校里都比比皆是,有迹可循......不是说别的,我只想问的是:这群人到底怎么啦?他们穿着女性化的衣服,模仿着女生们的行为举止,把自己打扮得娇小可怜,甚至这种现象还有日益扩大的趋势......
我曾经咨询过心里专家,他们给我列举出了很多个原因,现在我粗浅地把他们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家庭的因素.
在现在,很多和我一样大的“90后”都是独生子女,许多都是家里的“小皇帝”,父母们的掌上明珠,心头肉,捧在手心怕捂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们从小就在父母中的溺爱中长大,于是不愁吃穿,出事了有父母撑腰,让父母去解决,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本以为这样做可以为孩子们培养出良好的成长氛围,让孩子们快乐地长大,孰不知如果没有和风雨搏击过,就永远不能成为展翅高飞的雄鹰,因为害怕孩子们受到伤害而不敢放手让孩子去拼炼,这种做法实在是万万不可取.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文治大于武功,国人看重的是谋士在帷帐中轻摇羽扇,运筹帷幄,弹指间灰飞烟灭,决胜于千里之外,在这样的历史浸淫下,加上现在独生子女居多,父母也就会很容易溺爱子女,形成“男性女性化,女性宠物化”的社会性别倾向.多年前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的报告文学《夏令营里的较量》,早已揭示了中日青少年之间的差距,就在上一个冬天,我看到新闻照片上日本、
韩国的男孩在雪地里赤膊参加军训,在看看咱们“温室里的花朵”,上下学都需要家长接送,不禁感慨这些年差距又加大了。
第二,外界的因素.
其一,传媒广告上示榜“花样美男”为男性的典范.
在信息社会,传媒业、广告业对大众心理和价值取向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使消费者更易于接受自己的产品,企业总乐于选择相貌俊美身材姣好的男女演员来推销产品和取悦观众,在改革开放初期,娱乐业、传媒业首先效仿的是近在咫尺的港、澳、台.近来,则是“哈韩”、“哈日”之风尤盛.而这些地区的影视作品和广告娱乐业,是把“花样美男”作为男性形象典范的.
在台湾,是“F4”大行其道,日本有“贵公子”,而韩国则是“王的男人”(请注意,虽然那些日本韩国的明星,我们都对他嗤之以鼻,但是我们无法不承认,他们对我们身边的其他人的影响确实是巨大的.)上述诸君,皆是影视作品中形象俊美,衣食无忧,整日愁容满面、沉溺于感情纠葛的“奶油小生”.屏幕上,他们修指甲、做头发、用刮毛器、涂防晒霜;屏幕下,男孩们以为这就是潮流和风范,于是群起而效仿之.近来,还诞生了“伪娘”这个本身就很虚伪的词.就在罗援少将那篇文章的跟帖里,我还看到一位网友写道:“湖南卫视那几个四十好几、上蹿下跳的小男人,简直害了一代中国男人!”
我在上文已经提及到:国人往往注重于文治,而大于武功,因为这样的英雄往往都名存千古,流芳百世,例如张良、诸葛亮就是极好的例子.于是便开始重文轻武.但是他们并不了解,其实“武”与“文”一样重要,在某些程度上甚至要比“文”更重要.在古希腊的雅典,学生们在学习国语,算术,外语之外,还要学习拳击、摔跤等体育项目(至于古希腊中的斯巴达城大家都了解,所以本人就不再多做篇幅累述);放眼到现在,我们的邻国朝鲜和南韩,也有大部分家长都会把自家孩子送去学习自己国家的国术——跆拳道.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长大后不仅能更聪明,而且能更强壮;在日本,许多学校甚至还把空手道,柔道,剑道设为他们的必修课目......当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自古有之,它能在千百年的历史中能沉淀下来,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只是我希望大家能了解:有时候不仅要劳“心”,而且还要劳“力”,不是每个连剑都举不起来的人,都能像孔明先生般能笑傲群雄的。
猛虎之所以能成为草原之王,就是因为它们从小就开始不断地练习捕杀技巧。刚出生的角马就要不断地经过摔倒,才能学会迅速地站起来,并学会奔跑,不然就会被沿着血腥味赶来的鬣狗吃掉。试问,对于小角马来说,摔倒和被杀,哪个更严重?结果自然不言而喻。所以,我希望家长们不要害怕你们的孩子会摔倒,而且要放心去让你们的孩子去摔倒,让我们在摔倒中和历练中成长,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提出的以上这么几点,其实归根到底也就是一段话:我们这一代的人,要学的,是如何在真正的残酷竞争中怎样去击倒我们的敌人,并生存下来,而不仅仅是学会怎么在试卷上填对“A B C D ”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