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浪微博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新浪微博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查看: 105121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EVO系列介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主题

174

帖子

147

积分

LV 4.会员

积分
14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2 09:0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replyview][replyview]<br>
<><FONT size=2>在1992年9月7日正式發表亮相,並於當年10月19日限量販售的MITSUBISHI LANCER EVO I,是以搭載195匹馬力之LANCER旗艦車種GSR為基礎車種,進行改良而成的賽車道路版,當時在日本當地造成不小的銷售熱潮。 <br>基於鎖定WRC參賽的開發理念,因此引擎率先大幅地提高動力,以2.0L DOHC 16氣門的渦輪增壓4G-63型引擎取代GSR之4G-93型(1.8L渦輪引擎)。動力比VR-4足足提高了10匹,250PS/6000rpm的最大馬力更是超越GSR達55匹之多。再加上輕量化車體,而得以實現了4.96kg/ps的馬力重量比。除了動力外其餘部位也全面地改良為期改善車輛的操控性,除了加強全車的剛性外,更用上鋁合金引擎蓋以追求輕量化。懸掛系統也全面加強用上較富運動氣息的製品,以提高操控性能。傳動系統採用上MITSUBISHI獨自開發的黏性連軸器VCU(Viscous Coupling)和中央差速器組合的全時四輪驅動,後輪則配置VCU的LSD,再加上密齒比變速箱及雙活塞卡鉗的前通風碟剎,威力更是如虎添翼。車身外觀方面,大型保桿、獨特的引擎蓋通風孔設計以及後方粗獷的擾流板,再配上15吋6爪輪圈及195/55R15的跑胎,充份洋溢名符其實的戰鬥造型。原本原廠只打算限量發行2500台,但由於不到3天即銷售一空,於是原廠再追加2500台。 <br><br>‧為了提高引擎冷卻效率之大型開口部的前保桿及引擎蓋通風孔是EVO的特色之一。 <br>‧配置有第三剎車燈之大型後尾翼是EVO最大的特徵。 <br>‧配置MOMO製真包3幅式方向盤。 <br>‧座椅採用RECARO可?#123;式賽車椅。 <br>‧RS車型因節省裝備而成功地輕量化達到4.68kg/ps的馬力重量比。 <br>車名:MITSUBISHI E-CD9A <br>車種:Evolution GSR <br>Evolution生產數量:5000台 <br>上市日期:1992年9月 <br>引擎型號:4G63 <br>缸徑×衝程:85.0×88.0 <br>排氣量:1997 <br>壓縮比:8.5 <br>最大馬力:250ps/6000rpm <br>最大扭力:31.5kgm/3000rpm <br>驅動方式:4WD <br>變速箱:5MT <br>1檔:2.571 <br>2檔:1.600 <br>3檔:1.160 <br>4檔:0.862 <br>5檔:0.617 <br>倒檔:3.166 <br>最後減速比:5.443 <br>全長(mm):4310 <br>全幅(mm):1695 <br>全高(mm):1395 <br>軸距(mm):2500 <br>前輪距(mm):1450 <br>後輪距(mm):1460 <br>最低地上高(mm):150 <br>車輛重量(kg):1240 1170 <br>最小迴轉半徑(m):5 <br>輪胎尺寸:195/55R15</FONT><br></P>
<P><FONT size=2>操控性大幅改善的EVO II <br><br>LANCER EVO I问世1年后的1994年1月17日,充分运用WRC参赛技术,进一步改良引擎性能及悬吊系统的EVO II隆重问世。其不仅洗刷「速度优异但转向不良」之批评,且成功地转型成可随车手意识操控自如之「全面型」的进化版本。排除第一代的缺点,二度进化的EVO II历经诸多的变更。 <br>首先4G-63型引擎因排气管压力的改良,以及气门扬升量的提升后,马力提高10匹而达到260匹,而且,随着马力的升级,密齿比变速箱的1、2文件更加紧密,兼顾加速性能改良同时,3、4档亦进一步采用双锥形同步系统。另外,并将离合器压板的材质改良,使其在操作及耐久性上均有长足的进步。小标=轮胎尺寸的变更亦是重要的关键。 <br><br>EVO I所搭配的是195/55R15的轮胎,而EVO II则用上205/60R15的轮胎,因此后叶子板亦进行加宽工程。另外,轮距加大10mm,前、后轴距分别加大15mm、10mm,以改善稳定性。悬吊系统包含防倾杆、摇臂、避震器等均施以细部改良,大大提升了弯中的极限性能。来令片的改良加强了制动性能,1.5向机械式LSD的大胆采用,大幅提高过弯时的可控制性。外观方面,前保杆加上了下巴,后翼形状略为变更,轮圈采用与WRC参赛车相同的OZ五爪式制品,整体的成熟度更上一层楼。简而言之,EVO II即追求彻底成熟的房车,GSR与RS合计限量上市5000台。 <br><br>‧前保杆下方追加大型包围,让EVO II更具动感。 <br>‧后尾翼略为垫高,后雾灯列为标准配备。 <br>‧?#123;驶舱与EVO I一样,方向盘依旧为MOMO制品。 <br>‧RECARO赛车椅的造型变更,包覆性变佳。 <br>‧RS的不同在于后视镜与车身不同色,且车身涂装仅有白色而已。 <br>车名:MITSUBISHI E-CE9A <br>车种:EvolutionⅡ GSR <br>EvolutionII生产数量:5000台 <br>上市日期:1993年12月 <br>引擎型号:4G63 <br>缸径×冲程:85.0×88.0 <br>排器量:1997 <br>压缩比:8.5 <br>最大马力:260ps/6000rpm <br>最大扭力:31.5kgm/3000rpm <br>驱动方式:4WD <br>变速箱:5MT <br>1檔:2.750 <br>2檔:1.684 <br>3檔:1.160 <br>4檔:0.862 <br>5檔:0.617 <br>倒檔:3.166 <br>最后减速比:5.443 <br>全长(mm):4310 <br>全幅(mm):1695 <br>全高(mm):1420 <br>轴距(mm):2510 <br>前轮距(mm):1465 <br>后轮距(mm):1470 <br>最低地上高(mm):175 <br>车辆重量(kg):1250 1180 <br>最小回转半径(m):5.5 <br>轮胎尺寸:205/60R15</FONT><br></P>
<P><FONT size=2>空力性能长足进步的EVO III <br><br>EVO I着重性能,EVO II追求成熟,一般均认为已臻完美的境界。但大家不要忘记,EVO车系是专为挑战WRC而诞生的道路版,为求克敌致胜,丝毫不能停止进化。因此,1995年2月10日,MITSUBISHI再度推出EVO III。既是挑战WRC用车,其性能的发挥本应更胜于前一型车,否则徒失意义。因此,此一EVO III在空力性能、引擎性能等的要求远远在EVO II之上。 <br>EVO III最大的改变在于外观。不论是前保杆、前下巴、裙脚、后包围及后尾翼等所有的空力套件均彻底焕然一新。换言之,在增加下压力及大幅改善空气力学的目标下,得以因应更高速的挑战。前下巴左右两侧多设了进气孔以改善煞车系统的冷却性。后尾翼加大至与车体同宽,以确保更佳的下压力。上一代虽已发挥出260匹的优异动力,基于WRC挑战之考量,必须备有更充足的动力不可。因此,首先就是改良活塞,使压缩比由原来的8.5提高为9.0,并将涡轮形状重新设计,提高在高转速域时的动力表现。再者,排气系统管径加大,以降低回压,使得马力增加10匹而达到270匹。其以2.0L的排气量发挥出270匹的动力,除了令人吃惊以外,的确也震憾业界。此一EVO III是结合EVO I、EVO II之大成而迈入更高层次的「飞跃」车种。EVO III计有轻量化的RS与豪华版的GSR二种车种,限量上市5000台。 <br><br>‧前保杆、下巴、侧裙等空力套件换然一新的EVO III。 <br>‧大幅增加下压力的后尾翼,第三煞车灯的位置改至下方。 <br>‧全新设计的MOMO三幅式方向盘。 <br>‧座椅材质改用具防火功\能的运动纤维RECARO赛车椅。 <br>‧纯竞赛用的RS达到可怕的4.4kg/ps马力重量比。 <br>车名:MITSUBISHI E-CE9A <br>车种:EvolutionⅢ GSR <br>EvolutionⅢ生产数量:5000台 <br>上市日期:1995年1月 <br>引擎型号:4G63 <br>缸径×冲程:85.0×88.0 <br>排器量:1997 <br>压缩比:9 <br>最大马力:270ps/6250rpm <br>最大扭力:31.5kgm/3000rpm <br>驱动方式:4WD <br>变速箱:5MT <br>1檔:2.571 <br>2檔:1.600 <br>3檔:1.160 <br>4檔:0.862 <br>5檔:0.617 <br>倒檔:3.166 <br>最后减速比:5.358 <br>全长(mm):4310 <br>全幅(mm):1695 <br>全高(mm):1395 <br>轴距(mm):2510 <br>前轮距(mm):1450 <br>后轮距(mm):1460 <br>最低地上高(mm):150 <br>车辆重量(kg):1260 1190 <br>最小回转半径(m):5.5 <br>轮胎尺寸:195/55R15 205/60R15</FONT><br></P>
<P><FONT size=2>展现终极动力280匹的EVO IV <br><br>1995年10月,市售版LANCER实施大改款,一度传出EVO款式就此寿终正寝的消息,然而,除非MITSUBISHI宣布退出WRC,否则EVO即无消失之可能。1996年8月23日,以新型LANCER为前身之EVO IV正式登场!EVO III偏重于将旧型车体改良使其更完整,但EVO IV却是全新设计。此乃意味着,由于新型车体的开发成功,基本的车体刚性向前迈进一大步。由于车身刚性的更为加强,于是赋予更高潜力的引擎,再加上车辆周边配备刚性的提高,促使动力性能更能淋济尽致地发挥。 <br>针对比赛而设计的EVO IV与前三代不同的是,EVO IV是以参赛为考量而生产的全新车型,前三代则是先有市售版再进行改装,所以在基础车型上EVO IV的可塑性更高。大型化的中央冷却器、降低损耗的进排气系统、双涡流涡轮以及高角度凸轮轴的采用等,成功地发挥280PS的最大马力。引擎以外,尚采用前16吋、后15吋之通风碟,同时亦采用全新设计的密齿比变速箱。后方采用新开发之多连杆悬吊系统,大大地提高操控稳定性。外观方面,采用上空气力学更为优异的空力组件,夸张的前保杆、两盏超大圆形雾灯、更为高耸的后尾翼以及16吋多爪式OZ轮圈,使得EVO IV的战斗气息更甚。以新型车体为前身改良的EVO IV是从基本性能改良的「新世代进化」车型,包含GSR/RS两种版本,限量上市6000台。 <br><br>‧风貌焕然一新的EVO IV,前下巴配置翼状的霸气。 <br>‧后方最大特征在于高耸的后尾翼。 <br>‧MOMO三幅式方向盘与上一代一样,配色略有不同,仪表板采用白底黑字。 <br>‧座椅采用防滑类麂皮的RECARO制品。 <br>‧RS设定为采用高密齿轮比的变速箱,马力重量比为4.5kg/ps。 <br>车名:MITSUBISHI E-CN9A <br>车种:EvolutionⅣ GSR <br>EvolutionⅣ生产数量:9000台 <br>上市日期:1996年7月 <br>引擎型号:4G63 <br>缸径×冲程:85.0×88.0 <br>排器量:1997 <br>压缩比:8.8 <br>最大马力:280ps/6500rpm <br>最大扭力:36.0kgm/3000rpm <br>驱动方式:4WD <br>变速箱:5MT 5MT LO HI <br>1檔:2.785 <br>2檔:1.950 <br>3檔:1.407 1.444 <br>4檔:1.031 1.096 <br>5檔:0.761 0.825 <br>倒檔:3.416 <br>最后减速比:4.529 4.875 4.529 <br>全长(mm):4330 <br>全幅(mm):1690 <br>全高(mm):1415 <br>轴距(mm):2510 <br>前轮距(mm):1470 <br>后轮距(mm):1470 <br>最低地上高(mm):155 <br>车辆重量(kg):1350 1260 <br>最小回转半径(m):5.5 <br>轮胎尺寸:205/50R16 205/60R15</FONT><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2 9:03:0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71

帖子

72

积分

LV 3.会员

积分
72
沙发
发表于 2006-7-19 12:17:42 | 只看该作者
<p>说明够详细的拉</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6

帖子

88

积分

LV 3.会员

积分
88
板凳
发表于 2006-8-12 18:21:04 | 只看该作者
11111111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170

帖子

426

积分

LV 6.会员

积分
426
地板
发表于 2006-8-27 13:05:36 | 只看该作者
you 有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主题

57

帖子

121

积分

LV 4.会员

积分
121
5#
发表于 2005-11-12 22:31:33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喜欢E5哦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258

帖子

645

积分

LV 7.会员

积分
645
6#
发表于 2006-2-17 23:49:24 | 只看该作者
<>看看</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主题

262

帖子

657

积分

LV 7.会员

积分
657
7#
发表于 2006-6-12 12:28:09 | 只看该作者
<p>好啊</p><p>好详细喔</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沪ICP备12034951号 )

GMT+8, 2024-6-13 21:04 , Processed in 0.121669 second(s), 30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