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转载!)
共欠14644名员工7593万元薪酬创纪录 应急周转金已垫付其中4256.5万元 东方网10月11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受宏观调控、资金链断裂等影响,今年1-9月浙江共发生228起企业主逃逸事件,为近年同比最高,其中不乏员工数千人的企业。早报记者昨天独家获取的浙江官方关于企业主逃逸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这些企业共拖欠14644名员工7593万元薪酬,欠薪人数和欠薪数额均为历史之最。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于2004年12月首创的“欠薪应急周转资金”在企业主逃逸后发挥了重要作用,老板跑路3-5天,地方政府即给员工垫付拖欠工资,全省至今未因此发生一起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9月底完成的“报告”认为,随着元旦、春节传统欠薪高发期的临近,今后3个月欠薪逃匿案件还将持续高发。 今年4月就有老板跑路 而往年临近年末才有 跟往年临近年末才有企业老板跑路不同,今年浙江自4月起就有老板跑路,之后逐月增加,至8-9月达到顶峰。 “9月21日温州1天跑了8家企业的老板,228起企业主逃逸事件与去年同比增长41.6%。”浙江主管部门人士介绍,浙江跑路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产业,不乏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企业,如眼镜行业龙头企业浙江信泰集团有限公司。“报告”显示,往年七八成的老板跑路多发生于外地人租赁经营的加工厂或小作坊,员工仅数十人,其中建筑包工头占了很大份额,可今年却没有一起;即便是发生在金融危机的2008年,浙江因老板跑路而欠薪的员工数量也只5000-6000人,可今年1-9月便达14644人,与去年同比上涨197.9%。7593万元的欠薪总额与去年同比上涨361.9%,其中欠薪数额最多的为温州瑞安恒茂鞋业,共欠上千名员工薪酬600万元。 事发前没有明显征兆 诱因均为资金链出问题 9月,温州奥米流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员工外出旅游。2天后员工返回,发现老板和设备都“蒸发”了,事先没有一点征兆。“报告”认为,近期发生的老板跑路事件,多数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表面正常情况下发生的,事发前没有明显征兆。其诱因基本相近,主要为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信贷紧缩、民间借贷、经营不善、盲目担保引发资金链断裂,如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首先收缩中小企业贷款,转而寻求民间借贷,但高额的利息使得企业不堪重负,直接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另外,原材料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也加大了企业生存压力。 6月下旬至7月上旬,阿里巴巴集团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走访浙江宁波、温州、台州、金华、嘉兴、湖州和绍兴7个城市的94家小企业、4家专业市场和12家当地银行,并通过网络问卷形式对浙江2313家小企业进行网上调研,同时结合阿里巴巴对杭州本地小企业的走访和调研结果形成《小企业经营与融资困境调研报告》,认为长期以来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较为突出,小企业并不是传统银行的主要客户,以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传统金融机构作为主要融资渠道的仅占21%,通过亲友及民间借贷的份额达50%。 9月27日,温州正得利鞋业有限公司老板沈某从家中跳楼身亡。温州鞋革协会初步判断为沈某是借了民间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希望银行在收贷后继续放贷而不得,迫于压力跳楼。沈某拥有3个女鞋品牌,产品以内销为主,年销售额在4000万-5000万元。在其身亡后,企业运营平稳,管理层最大的希望是银行不要抽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