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久以前,在中国南方有一个叫崇左的地方,那里非常贫困,以至于村子里的人们都把孩子散养在树林里。孩子们就依靠野果和树叶为食。几年后,随着囤积粮食的增加,这些孩子的父母开始回到树林里寻找他们的孩子。
令他们感到吃惊的是,他们的孩子已经完全融入了这种丛林生活——白色的头巾变成了毛皮的;尾椎甚至长出了尾巴。他们不愿意跟随其父母回家。
在广西省崇左市的弄岗自然保护区,这些神秘孩子的后裔仍然穿梭在丛林中——被称为白头叶猴。
白头叶猴,半树栖半岩栖的热带动物,生活在风景秀丽的喀斯特石山地区。
它们白天以生长在石山上的多种植物的叶子、根、茎、果实为食物,夜间就在岩洞和石缝间歇息。
广西崇左市的弄岗自然保护区。
广西崇左市的弄岗自然保护区
白头叶猴
当叶猴穿越一座高耸的卡斯特地貌的山峰时,他们似乎没有随着时间和外力而改变,但很显然,他们和他们生活的热带雨林家园幸存了下来。1996年,当叶猴濒临灭绝时,中国首席大熊猫生物学家潘文石教授亲临崇左市进行研究指导,在当时一个废弃的军事基地里。那时时常有猎户守在悬崖峭壁处捕捉淡黄色的小叶猴,村民们也经常去树林里砍柴烧火。
潘文石教授立即雇人看守并保护仅存的动物,另一方面,进一步调查危害物种的社会和经济因素。潘教授指出叶猴起源的说法只是个神话,但他相信只有缓解该地区的持续贫困才能让物种长期存活下去。
他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这个二十四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上,使得叶猴的数量从1996年的96只增加到现在的500多只。
白头叶猴
白头叶猴
白头叶猴
白头叶猴母子在广西崇左市的弄岗自然保护区,白头叶猴生下来是淡黄色的。全球最稀有的猴类白头叶猴,曾经面临灭绝,现在得种群在不断增加。
潘文石教授,生活在弄岗自然保护区12年之久,专门研究和保护白叶猴。
潘石文教授于1980年开始野生动物保护的研究,并与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生物学家George Schaller在四川省的Bronx公园研究大熊猫。Schaller先生于1985年离开中国。但潘教授在该领域用了11年的时间,他的工作对于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他最大的成就可能是他所传递给下一代的——在1991年,他创立了北京大学生物保护系——现在的自然与社会中心——中国第一个致力于研究保护濒危物种的研究机构。
目前,该中心有10名潘教授的学生负责各种实地考察,从南海的海豚到青藏高原的雪豹。
在九十年代初期读了《社会生物学:新组合》这本书之后,潘教授对叶猴产生了兴趣。这部开创性的著作出自于哈佛大学生物学家、环境学家和作家Edward O. Wilson之手。它指出,某些社会行为是具有进化优势的。潘教授想要在这一领域内验证Wilson教授的论断,但是需要一个群居的物种作为对象,大熊猫更多的是独自生活。
自1996年起,潘教授就开始研究叶猴,观察到了很多杀婴现象——掌管了一个家庭的成年雄性会杀死前掌者的新生儿。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杀戮,而是为了促使雌性快速排卵,因此来增加雄性的再生。杀婴现象在其它物种中有过记载,但这还是他第一次在白头叶猴中发现。
雄性叶猴的继承并不牵涉杀婴现象,基于此现象,潘教授认为动物的生殖策略可能会不断进化,包括雄性之间的协商解决等。这种情况下,成年雄性将划分属于各自得成年雌性和各自领地,而并不杀死任何新生儿。
“我想知道这两个成年雄性的密切关系程度,”纽约Stony Brook大学Patricia C. Wright教授看了潘教授的观察说道,“它开辟了很多有趣的理论可能性。”
回到崇左后,潘教授带领一队人进入了一个被石灰岩斯特地貌包围的草甸。其中,一个叶猴家族正跳过树林边的悬崖,朝向一个岩石庇护的地方——它们要在这里过夜。他希望这些叶猴的后代能分散到自然保护区周围的山区去繁衍生息;正如同他希望其他科学家会继续他的研究一样。
“我无法完成中国所有的自然保护工作,”潘教授说道,“但是我的学生和其他人会继续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本文来源:网易探索 ) |
-
1.jpg
(29.85 KB, 下载次数: 12)
-
2.jpg
(30.52 KB, 下载次数: 10)
-
3.jpg
(29.94 KB, 下载次数: 13)
-
4.jpg
(23.73 KB, 下载次数: 9)
-
5.jpg
(46.61 KB, 下载次数: 14)
-
6.jpg
(77.04 KB, 下载次数: 7)
-
7.jpg
(45.44 KB, 下载次数: 13)
-
8.jpg
(38.45 KB, 下载次数: 7)
-
9.jpg
(31.54 KB, 下载次数: 8)
-
10.jpg
(93.31 KB, 下载次数: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