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浪微博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新浪微博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查看: 141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动漫基础知识汇集(多方转)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2

主题

2029

帖子

5508

积分

LV 11.会员

做了好游戏不留名的活累疯 ..

积分
550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7-17 14:3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可能有重的,也没有仔细看,,


动画常用术语简介

1、什么是OVA?
   Original Video Animation,原创动画录影带,有别於一般电视上面播放的动画,这种动画不论在制作成本上与时间上都投入比电视版动画更多,而且只会以影碟(LD)及录影带(Video)的形式发行,"“理论上”品质画工方面都优於一般电视版,而且尺度也比普通电视动画宽松,艺术性的露两点是稀松平常(^^;。不过近年来许多旧片都被台湾的有限电视业者买来播映权炒冷饭,在有限频道播放,并且剪片剪得体无完肤,让观众完全看不懂,这种作法不知道是在考验观众的认知能力,而是在考验看过的人的记忆力。通常OVA一集的时间是25分钟,影碟则是一次收录两集为多。

2、什么是剧场版(动画)
  初公开是为了在电影院播放而制作的动画称之。这类作品的制作成本与投资、人力都高於OVA与电视版动画,画工也极尽可能的豪华,不论在动作的流畅度、使用的分色数等,可以明显地看出与前两者的差别。通常一部剧场版动画是90分钟,不过没有一定,歧异度很大。
  现今,只要的受欢迎的TV动画,通常都会推出相应的剧场版,但剧场版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通常都会和原TV版有所差别.

3、什么是“GK模型”?
  “GK”的全文是 Garage Kit,原意是“车库组件”,因为西方人惯将车库作为工作房,而GK模型就是在这种地方诞生了。
  最初的GK模型只是一些玩家们自行创作的作品,造型细致度是因人而异,通常都是ONLY ONE,全世界只此一个。制作的素材(也就是原料)没有一定,黏土、石膏、木板、金属都可以拿来做,因此自制或自己少量生产的模型才叫GK。
  之後因为某些特殊成品很讨人喜欢,也就有了把它当成商品来出售的念头。卖著卖著,突然有天有两个家伙,他们同时看上了一件作品,有人就开始动脑筋复制GK模型,用翻模的方式!当时可能是使用石膏之类的材料来当作模版来复制,但是石膏不易耐久,可能翻制个一两次之后就面目全非啦。现在则是使用矽胶 (SILICONE)来作为翻模用的模版材料,不但具有极佳的弹性,在耐用度上也比石膏强多了,不过还是有其翻制数量上的限制。
  基本上,只要不是射出成形而可大量生产的塑胶模型都被叫GK,大致有实心树脂,空心软胶,white metal (低熔点,软软的铅锡合金)数种,题材则多为动漫画或电影人物,在 HGA陈列的GK以实心树脂(最早的来源竟然是工业废料)的动漫画人物为主.

4、什么是“监督”?
 “监督”其实是日文的写法,英文是Director,即中文常见的导演。日本ANIME制作的导演是决定整部作品气氛风格的关键,掌管故事进行的步调、气氛转折等等。即使是相同的人物设定、相同的画风与制作群,也会因导演的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风格。[电视版动画导演的工作]
  现今日本动画界比较著名的监督有庵野秀明,代表作《新世纪福音战士》被誉为日本动画三大作品之一,与《高达》和《Macross》齐名,之后《彼男彼女的故事》的再次成功更加巩固了他作为第一流监督的地位,现在炙手可热中。

  几原邦彦,监督过著名的《美少女战士》,还有倍受争议的Otaku作品《少女革命Utena》,作品一贯以华丽得以及各种令观众似懂非懂的场景著称,他和庵野秀明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作品充斥着监督个人的恶趣味,使得他们的作品受到FANS狂热喜爱,但也会引起很多争议。尤其是几原邦彦,他的《少女革命Utena》常常是喜欢的人喜欢得要命,讨厌的人也讨厌得要命^^。

  押井守,成功监督过《福星小子》《机动警察》等诸多名作。在同一系列的作品中也能展现不同的风格,即可以拍得轻松搞笑,也能拍得伤感沉重,作品极具个性^^。另外由他监督的剧场版动画《攻克机动队》更是一部经典之作,在欧美地区的也相当不错。

5、什么是“Charactor Design”(人物设定)、“Mechanical Design”(机械设定)?
  负责设计登场角色的人物造型、衣装样式的叫“人物设定”,其工作不但是要让後续的作画者知道要画的人长得什么模样,还必须告诉他们这个角色的脸部特徵,眼神,表情等等,而且也要设计出由数个不同角度观看同一位角色的脸,以及不同於一般漫画、线条封闭的浏海。而负责登场的机械人、车辆、武器之设计的就是“机械设定”,除了画出机械的造型以外,可能出现的细部结构、运动方式、可开启处等等也必须标明。设计稿除了特别指明以外,一般都是不上阴影的清洁线条稿。

  在人物设定方便广为国内Fans熟悉的如贞本义行,他的代表作有《蓝宝石之迷》(又译作《海底两万里》)以及著名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另外还有著名的大师级人物美树本晴彦和高田明美。美树本晴彦最著名的就是为《Macross》作的人物设定了,还有《高达》系列中的《0080》等,他设定的人物艳丽而富有人情味,眼神尤为迷人。而高田明美,则可以称得上是以为动画整容大师^^,她为多部热门漫画改编成动画化作人物设定,如著名的《橙路》和《机动警察》等,这些热门的少年漫画风格原本都不算精美,但一经高田明美之手后形象都大为提高,并且还保留了漫画的原形,不至于动画化后人物虽然美形了,观众却认不出了^^。她所绘制的《橙路》彩图集只可用美奂美轮形容。
 而机械设定的名家,则首推大河原邦男和河森正治。前者为设计了著名《高达》系列,而后者的代表作是《Macross》。

6、“SINARIO”?
  即英文的scenario,脚本的意思。把故事剧情以纯文字写出,包括场景、地点、背景音效、人物对白、人物动作等。

7、分镜表?
  英文是Continuty Script,中文则是叫做“分镜表”的东西。这步作业是实际将纸上的东西转换成将来呈现画面的第一步,画分镜表的依照脚本的指示,在脑中转成画面然後画在纸上。画分镜表的目的就是把动画中的连续动作用分解成以1个Cut(1个分镜)单位,旁边标上本画面的运镜方式、对白、特效等等。最重要的每个Cut所经过的时间、张数等,也都会写在分镜表的最右边。

8、什么是“Layout
  “Layout”算是比较少见的工作,在工作性质上接近中文的“构图”,只有在一些剧场版作品可能采用,例如设计多层次背景,令每层背景移动速度不同,就能表现出逼真写实的远近距离感。而画Layout的人必须在脑海里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从摄影机的观点去看场景里的一草一木,然后将这些画面详细地画下来。
  会有这个工作,主要是弥补不大会画图的导演所画的分镜表,将杂乱简略的画面仔细的呈现出来,作为日后原画、动画、背景、色指定等等的依据。在押井守的作品,例如机动警察剧场版、机动警察剧场版2、攻壳机动队等等,都是运用大量Layout的实例,而特色就是“用2D的作画也能精确表现3D的视觉效果”。

9、什么是演出?
  日文“演出”一职,是在日本动画制作中特有的职称。简单说,他是辅佐导演的人,在TV 系列和在OVA版、MOVIE版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大相同。
   在TV系列中,因为导演太忙,不大可能全程兼顾每一集,所以各集的“演出”就相当於该集的“专属导演”,顺著(总)导演的意图,全程掌控该集的制作。而在OVA、Movie中,“演出”这个职位就比较像“助监督”(副导演),了解导演的意图,协助处理演出工作的细节(“演出工作”就是“把剧本文字转化为镜头画面”的过程, 有点像西方电影或舞台剧所谓的“场面调度”)。他的工作相当近似於监督,一定要相当熟悉动画语言的人来担任,但不一定要很会画图 (正如导演也不一定要很会画图一样 .....)所以,有人译为"Co-director". 也有人译为"Assistant Director"或 "Executive Director"。

  (另外日文还有“出演”一词,通常是指“演员”,只有在真人演出的电影电视等才会看到,动画制作群里则无。)

10、原画?
  原画是把画面中人物的动作之起始与终点画面或是静画等,以线条稿的模式画在纸上。阴影与分色的层次线也在此步骤时画进去。因此有人译作"Key-Animetor"或"Illustrator"(较少用)。

11、动画(Animetor)  
  将原画中的每个动作,依照分镜表指定的时间间隔,将中间连贯的每张画面画在纸上的工作。最後将这些线条稿影印到赛璐珞片上,就可以进行上色的作业。也有人译成"Assistant Animetor", "Inbetweener"。

12、作画监督(Animetion Director, Key Animetion Supervisor)的工作是什么?
  修正原画、动画之成品,看看人物的脸型是否符合人物设定,动作是否流畅等等。必要的时候必须能重新作画,因此必须是资深的原画家及动画家才能胜任。

13、什么是色指定 ?
  指定用色的工作称之,名称不一,有时也叫“色彩设定”,英文则有Color Setting, Color Styling, Color Designer, Color Coordinator, Color Key...。除了指定“衣服要红色、裤子要黑色”这种事之外,更重要的是指定赛璐珞画上色时所需的阴影、层次色,是用XXX号的颜料。

14、仕上?
  在日文的原意是完成、完稿的意思,中文就是上色,英文为Painting, Finishing。根据每一个区块标记的颜料号码,在赛璐珞片的反面进行涂色的工作。

15、音响监督 (Audio Director)的工作是什么?
  负责插入配乐的安排、效果音的准备、配音录制、混音工程的监督等等。(银英传等作品的音响监督-明田川进的访谈)

16、制作人(Producer)的工作
  制作人的工作,主要是规划制作进度表,安排每日每天的制作进度,寻找制作群/制作公司,对外争取出资者,同时必须和执行制作共同作业,以确保企划的每个元件都能按时并正确无误地组合在一块儿。

17、CV
Character Voice声优,动画角色的配音员。

18、TV版
在电视频道上播映的作品,大部分的连续剧是一周一话半小时。



OP:(opening)即片头曲。

ED:(ending)即片尾曲。

TRACK:曲目、音轨(也可缩略为TRK)

BGM:(BACK GROUND MUSIC)背景音乐,在戏剧的过程中所要用到的,一般收录在OST中。

ユレクション COLLECTION:即选集,又称合集。一张CD里即可以是同一个系列的选集,也可以是不同系列的选集,大部分收录的是所谓的“精华”。COLLECTION有BEST COLLECTION、THEMES COLLECTION、SINGLE COLLECTION、DIRECTORS COLLECTION等。

ィメ-ジ·アルバム IMAGE ALBUM:印象集,不同于OST,其中的曲子并非是对原剧中的音乐忠实的再现,而是通过与原作有些不同的方式将原曲演奏出来,以便相对独立的构成曲目(更适合像音乐会演奏的场合)。给人的感觉是印象中的原曲。

IMAGE SONG:印象曲,基本同上,不过这个是单曲

MIX/REMIX: 一首曲子的混音版或一张混音专辑。和印象集又有点不同,混音版的乐曲在OST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重编辑,并加入人声、环境音效或其他五花八门的东东,以期达到一种更好的或不同于OST的效果,给人的感觉非常的酷!一首在动画中听起来很沉闷灰暗的曲子,在REMIX版里可能是一首非常劲爆的舞曲哦!

LIVE:实况录音盘,一般是现场演唱会的,可以感受到实际参加演唱会的效果。

VOCAL: 有人声的,非纯音乐带,一般指歌曲。

DRAMA:类似于广播剧,即是用一群声优来演出,但一般都是相当具有水准的。

THEME SONGS:主题歌,一般是系列里最有名的歌曲。

BONU TRACK:CD后特别附加的音轨,可有可无。

SINGLE CD:只有一两首歌或两三首歌的CD,天!这样的CD也会有人买?好像是用来现炒现卖的,通常不可能见到再版。

VOCAL BOOK: 有声CD书。就像是关上屏幕看VCD一样。

SM:笙美贸易有限公司。似乎是一个主营日本进口动画CD的公司,目前国内不管是哪个版本的D版或Z版的此类CD都是从这个公司里出来的。(原版的SMCD似乎也价格不菲)

CD编号:时间一长,你会发现这些动画CD都会有一个GGG\A&G\GA\GM之类的标识,每一个标识对应一张CD,互不相同,如果一张CD找不到对应的CD编号,则是非官方发布的CD。可能是D版的D版,质量更值得怀疑,建议大家不要买此类CD。

CV:Character Voice 声优, 动画角色的配音员.

OST:Original Sound Track (原声音带),即作品原声大碟,一般收录作品(动画、电影etc...)的配乐、主题曲等等。

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n (也叫OAV), 直接发行录影带版本的作品, 没有先在戏院或电视上放映.

--------------------------------------------------------------------------------------------------------------------------------------------
CD:索尼和飞利浦公司联手研制的一种数字音乐光盘,有12cm直径和8cm直径两种规格,以前者最为常见,它能提供74分钟的高质量音乐。

MD:索尼公司研制的迷你可录音乐光盘,外型象电脑用3.5英寸软盘,但采用光学信号拾取系统,类似CD。MD使用高效的压缩技术来达到与CD相同的记录时间,音质则接近CD。

ATRAC:MD的一种压缩技术,它是根据心里声学原理,把人耳所不能分辨的声音信号的强度、方位、音调、音色舍去,从而在一张容量不大的MD空白碟片上存储高品质的音乐。从概念上说,这种压缩方式比MP3更科学。

DVD-Audio:是由DVD Forum Audio Working Group(WG-4)与International Steering Committee(ISC;为一日、美、欧之Recording Association)共同制订的规格,也是DVD家族中重要的一环。相较于DVD-Video压缩过的16位元、48kHz取样频率的音乐,DVD-Audio的六声道更清脆,可达到24位元、96kHz的取样音乐的潜力,甚至听力不大好的人也可区分出二者的差别,但是这两种格式都远远超越了CD平板式、16位元、44.1kHz的声音。由于DVD-Audio所支援的格式显然比DVD-Video和CD的PCM(Pulse Coded Modulation,脉冲码调变)音乐有更高的品质,因此它可以表现更丰富的3D环场音效,其动态频率的范围比CD还要大四倍。

SACD:Super Audio CD的缩写,是索尼和飞利浦在它们联合开发的MMCD(单面双层结构的高密度光碟)基础上研制推出的新数字音频格式。SACD采用了名为DSD(Direct Stream Digital,直接数字流编码)的新编码方式,信息储存量为普通CD的6倍。SACD以高达2.8224MHz的采样频率(为CD44.1Khz的6倍)把原始的模拟音频信号量化为1bit的数字音频信号,当还原为模拟音频信号重播时,所还原的波型与原先音乐的模拟波型几乎毫无二致,比CD(44.1KHz/16bit)或DVD Audio(96KHz/24bit)的波型更为完整。因此其声音的清晰度和信噪比都很高,在20-20KHz频率范围内的动态范围达120dB。SACD容量与DVD-Audio相同,均为4.7GB。

--------------------------------------------------------------------------------------------------------------------------------------------

比特流:飞利浦公司的一种将CD数码信号转换成模拟音乐信号的技术。

比特率:是另一种数字音乐压缩效率的参考性指标,表示记录音频数据每秒钟所需要的平均比特值(比特是电脑中最小的数据单位,指一个0或者1的数),通常我们使用Kbps(通俗地讲就是每秒钟1000比特)作为单位。CD中的数字音乐比特率为1411.2Kbps(也就是记录1秒钟的CD音乐,需要1411.2×1024比特的数据),近乎于CD音质的MP3数字音乐需要的比特率大约是112Kbps~128Kbps。

编码:通过压缩文件将其转换成另一格式文件。

解码:通过解压缩文件将其转换成另一格式文件。

采样率:把模拟音频转成数字音频的过程,就称作采样,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波形采样的方法记录1秒钟长度的声音,需要多少个数据。44KHz采样率的声音就是要花费44000个数据来描述1秒钟的声音波形。原则上采样率越高,声音的质量越好。

杜比环绕声(Dolby Surround):一种将后方效果声道编码至立体声信道中的声音。重放时需要一台解码器将环绕声信号从编码的声音中分离出来。

量化级:简单地说就是描述声音波形的数据是多少位的二进制数据,通常用bit做单位,如16bit、24bit。16bit量化级记录声音的数据是用16位的二进制数,因此,量化级也是数字声音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形容数字声音的质量,通常就描述为24bit(量化级)、48KHz采样,比如标准CD音乐的质量就是16bit、44.1KHz采样。

压缩率:通常指音乐文件压缩前和压缩后大小的比值,用来简单描述数字声音的压缩效率。

A3D (A3D 1.0):A3D是由aureal所推出的一项3D音效技术,是利用以前所提到的HRTF的原理,通过两个音箱的输出,达到3D音效的标准。刚开始时,A 3D的规格只有Aureal所推出的Vortex一代芯片支持,而后由于这项规格的3D音效定位颇佳,加上只需两声道音箱就可模拟出3D音效,所以后来许多非Vortex的芯片组也将此一规格纳入。 (A3D 2.0) A3D2.0为Aureal在推出Vortex二代芯片时所发布的新音效规格,与1.0版最大的差异在于提高声音的分辨率。它可兼容DS3D,并且加上具有独特的“WaveTracing”声波追踪功能,可以更真实地呈现环境音效,但是目前只有Vortex 2 AU8830芯片可以完整的支持这项规格。

DirectSound 3D:DirectSound 3D是微软公司所推出的,它利用声音大小的比例调整与都卜勒效应,来达到以软件来模拟3D音效的效果。任何应用程序透过它和支持DirectSound 3D的声卡,便可以获得所需的效果。由于这是许多声卡厂商与微软共同制定的,现在大部分的声卡都支持这项技术。

HDCD:先进的音响编码技术,以专利方式记录音响数据,其深度及细致程度,就如在专业录音室的水平一样,逼真而细腻。HDCD是以20-bits的编码速度,比一般以16-bits编制的CD,更能表现音响效果的层次感,不但让声音表达其远近距离,同时也令人声部份及纯音乐显得更自然及清澈。通过HDCD解码及精确过滤器,SD-K330除能读取HDCD碟外,当播放一般CD时,更能丰富其播放音质。

VBR:全称是Variable BitRate,就是动态比特率。和传统的CBR编码的MP3不同,传统的CBR(Constents BitRate)就是静态比特率,CBR约定死了MP3的采样率为固定值。一首MP3从头至尾为某固定值如128KBit/s进行压缩。而VBR则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全程动态调节技术的压缩方法。当在低音段时,VBR会自动采用较低的比特率如32KBit/s对音质进行压缩;当在高音段时会用较高的比特率如224KBit/s对音质进行压缩;当在级高端时则采用最高320KBit/s进行压缩。VBR MP3就是在控制文件大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了MP3的音质

--------------------------------------------------------------------------------------------------------------------------------------------

MP3:由德国一家研究机构发明,目前一般指在计算机上压缩和存储音乐文件的一种格式。MP3是技术术语的缩写,也就是MPEG-1 AudioLayer-3的缩写,相信MPEG这名词大家并不陌生,它是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的缩写, 就是动态影像压缩处理小组的意思,大家所看到的VCD就是使用的MPEG-1技术,而DVD是使用更进一步MPEG-2的技术。
MP3是MPEG里的一项技术分支,主要用来压缩声音。一共分三个等级(Layer),分别是Layer-1(MP1),Layer-2(MP2),r-Laye3(MP3)。

CDDB:内存有演唱者,专辑名及歌名的数据库。

ID3:MP3文件的标签,上注明该MP3文件(歌曲)的标题和作者。

SRS WOW:是SRS Labs公司针对MP3等新一代的音频格式而开发的一种音质增强技术。这种技术基于人耳的生理声学和心理声学原理,深入挖掘了立体声音响中的三维环绕信息,可显著扩展声场的宽度、高度和深度,使声音变得更加自然、悦耳,久听不易疲劳。而且,它还将SRS的TruBass低音增强技术融入其中,可以产生更加深邃、浑厚、富有弹性的低音,在用容积较小的多媒体音箱重放时所产生的低音效果几乎可以和大音箱相媲美。它所产生的虚拟声场的范围要比扬声器自身产生的声场范围大了许多,相应地,最佳听音区的范围也大了许多。

mp3PRO:利用的是由 Coding Technologies 公司开发的 codec enhancement 技术和 Thomson 与 Fraunhofer 共同开发的mp3技术。当制作 mp3PRO 文件时,编码器将音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将音频数据中德低频段部分分离出来,通过传统的mp3技术而编码得出的正常的mp3音频流,此举可令到mp3编码器可以专注于低频段信号从而获得更好的压缩质量,而且原来的mp3播放器也可播放mp3PRO文件。另一部分则是将分离出来的高频段信号进行编码并嵌入到mp3流中,传统的mp3播放器会将其忽略掉,而新的mp3PRO播放器则可从中还原出高频信号,并将两者进行组合,得到高质量的全带宽的声音。通过这样的技术,使得mp3PRO能在64kbps的编码率便可提供与128kbps的mp3相同的质量。

--------------------------------------------------------------------------------------------------------------------------------------------
VQF:实际指的是TwinVQ(Transform-domain Weighted INterleave Vector Quantization),是日本NTT(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集团属下的NTT Human Interface Laboratories开发的一种音频压缩技术。该技术受到著名的YAMAHA公司的支持。VQF是其文件的扩展名。简单地说,它和MP3的实现方法相似,都是通过采用有失真的算法来将声音进行压缩,不过它与MP3的压缩技术相比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VQF的目的是对音乐而不是声音进行压缩,因此,VQF所采用的是一种称为“矢量化编码(Vector Quantization)”的压缩技术。该技术先将音频数据矢量化,然后对音频波形中相类似的波形部分统一与平滑化,并强化突出人耳敏感的部分,最后对处理后的矢量数据标量化再进行压缩而成。

ASF、ASX、WMA、WAX等:
ASF和WMA都是微软公司针对Real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网上流式数字音频压缩技术。这种压缩技术的特点是同时兼顾了保真度和网络传输需求,所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也是由于微软的影响力,这种音频格式现在正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

--------------------------------------------------------------------------------------------------------------------------------------------
EAX:EAX全名为Environmental Audio Extension,这是创新公司在推出SB Live声卡时所推出的API插槽标准,主要是针对一些特定环境,如音乐厅、走廊、房间、洞窟等,作成声音效果器,当电脑需要特殊音效时,可以透过DirectX和驱动程序让声卡处理,可以展现出不同声音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并且通过多件式音箱的方式,达到立体的声音效果。EAX在刚推出时为1.0版,目前是2.0版,而许多游戏目前也都支持此项规格。


转自:网友提供,作者不详
动画名词解释——演出

  日文“演出”一职,是在日本动画制作中特有的职称。简单说,他是辅佐导演的人,在TV 系列和在OVA版、MOVIE版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大相同。在TV系列中,因为导演太忙,不大可能全程兼顾每一集,所以各集的“演出”就相当於该集的“专属导演”,顺著(总)导演的意图,全程掌控该集的制作。而在OVA、Movie中,“演出”这个职位就比较像“助监督”(副导演),了解导演的意图,协助处理演出工作的细节(“演出工作”就是“把剧本文字转化为镜头画面”的过程, 有点像西方电影或舞台剧所谓的“场面调度”)。他的工作相当近似於监督,一定要相当熟悉动画语言的人来担任,但不一定要很会画图 (正如导演也不一定要很会画图一样 .....)所以,有人译为"Co-director". 也有人译为"Assistant Director"或 "Executive Director"。(另外日文还有“出演”一词,通常是指“演员”,只有在真人演出的电影电视等才会看到,动画制作群里则无。)

动画名词解释——剧场版

  什么是剧场版(动画)初公开是为了在电影院播放而制作的动画称之。这类作品的制作成本与投资、人力都高於OVA与电视版动画,画工也极尽可能的豪华,不论在动作的流畅度、使用的分色数等,可以明显地看出与前两者的差别。通常一部剧场版动画是90分钟,不过没有一定,歧异度很大。  现今,只要的受欢迎的TV动画,通常都会推出相应的剧场版,但剧场版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通常都会和原TV版有所差异。例如《少女革命》和《超时空要塞》都的剧场版都只保留了原作故事和人物的主线。

动漫词语

初回特典--指再日本有名的动画第一次放映时举行的典礼
映像特典--放映有名动画大片时举行的典礼
予约缔切日--预约期满
无料--免费
登场--动画人物出场
收录--指这部作品中所收录的东西
大人气作--非常非常受欢迎的动画作品
通常版--一般\普通的,非精装版的动画
设定资料集--指一些游戏动画等的设定资料集
原案--就是蓝本初稿
作画监督--类似导演,修改原画的人
全员--全体成员

专用词语

TV版动画:指电视台播出的动画连续剧。
剧场版动画:在电影院放映的动画。
OVA:出售的制作成录影带出售的。
声优:日本对配音演员的称呼。
表纸:指得是封面。
同人志:某些漫画人或爱好者自己出资运作的小团体,有其自己的内部流通的小杂志。
资讯志:指介绍一切与动漫有关消系的杂志。
动画总监:导演。
赏:在日本当奖的意思。动画赏就指动画奖。
圆笔尖:较小巧,可画出纤细的线条。
G笔尖:许多漫画家爱用的笔尖,可画出粗细不同的线条。
刮网刀:可用于网点纸的创做,能刮出许多种不同效果。
人物设定:指在某部动画、游戏等中专司人物设计的。
故事设定:写剧本的。
周边产品:指一切和动漫有关的东西。

OVA历史


  我们会经常在动漫新闻中看到某某漫画被改制成了OVA版的消息,比如《乱马》,比如《天使禁猎区》,再比如《JOJO》。可OVA是什么呢?可能很多人大概知道OVA与“剧场版”等之类的词眼相关,但具体是怎么一回事,也是说不太清楚。

  实际上,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的全意是:原创动画录映带。

  第一套OVA从1983年推出至今经已有16年的历史了,它在日本的动漫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各种动漫消息中,我们都会看到有关它的资讯。

  一般能够作为OVA的作品一定是在首次推出时是未曾在电视或戏院上映过的,如果在电视或戏院上映过的作品再推出的录映带(或LD/VCD)等等就不能称作OVA了。而OVA中的“V”亦泛指所有映带/LD/VCD/DVD媒体,并不是单单当作录映带。

关于OVA

  我们都知道OVA是ORIGINAL VIDEO ANIMATION的缩写,也就是“原声动画影带”。如果说动画中的TV版和剧场版的说法是按照播送的渠道来划分的,而OVA则是从发行渠道来划分的。

  据了解,如果要一睹OVA的芳容,一般是租借,或是将它从橱窗里买回家来看。而OVA的选材往往是应某个特定作品的爱好者的要求而出的,一般是将情节补完,以满足爱好者收藏的需要;或是做个实验期的制作,假如反响不错,就很有可能做成TV版动画,也有大批量制作的。较之前两个来说,OVA在数量上明显的少多了(像《浪客剑心》这样牛气的动画,也不过只出了4张OVA而已)。一般的OVA并非广为人知,只有FANS们才会对其津津乐道,颇有点“专业对口”的味道。

  OVA的长度不受限制,比较自由,一部动画,长篇的在四十到五十分钟,短篇的二十到三十分钟。如果比较长的,会拆成TV版的形式来出,也有加上OP和ED的,一集的长度在21m到25m的样子,这样做的考虑可能是希望日后能够在TV上播出(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TV版动画);即使现在是TV版的动画,将来也可能以OVA的形式发售。如此一来,OVA和TV版就很难区分,当然这不是很要紧的事。比如55CD的《银英》,实际上是OVA,而我们都习惯把它叫成TV版。有些动画虽在TV上播出过,我们叫TV版,事实上,买的碟却是从它的OVA版转过来的。

  而以上的情形,使得在OVA这个领域里,动画精品层出不穷,内容三教九流,无奇不有,水平也是大起大落,参差不齐。一方面,OVA对应的观众面较狭窄,制作起来面对的压力较小,时间较宽裕,使制作者能够充分的施展拳脚,采用新的拍摄技术,新的脚本构成,以寻求突破,同时,OVA也成了磨练新人,挖掘新秀的好地方,有许多优秀的监督就是从OVA出道的,一部精彩的OVA常常是投入制作者极大的热情和创作欲望而制作出来的,甚至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所以,专门研究动画的人,看OVA是必修课;另一方面,OVA的商业目的并非很明显,在制作经费、设备、人员上出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一般不会出现在人气动画的系列中,这一点请大家放心),因此在众多OVA中,虎头蛇尾的是常有的,无头无尾也没啥稀奇的;精良的OVA可以和水准以上的剧场版叫板,而差劲的OVA则可以和业余爱好者的成品相媲美。

OVA的历史

1983 - 1986

  在OVA刚刚诞生之时,没有谁为其作出详细的市场定位,故以往的制作公司对选择题材上只有大胆尝试,当然,碰钉子是经常发生的事了。当时,推出的作品由针对科幻特摄动画以至“18禁”作品(18岁以下禁止观看之成人动画),品种十分广泛。可是因为在当时,录映机还算是高价商品,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还是刚开始普及的阶段。再加上到租带店租两日一夜的话要1000日元,而OVA的价钱亦非和现在般合理价钱能够买得到。所以跟随了当时录映带软件市场价格作为订标准。每集超过一万日元也是十分平常,绝对不是轻易买得起的东西,说实的可说是非常奢侈的产品。

  所以,OVA的购买对象被认定为每月有一定收入的成年人,因此当时推出的动画或特摄录映带多数是为三十岁以上、喜欢怀旧的人士而设。而青年杂志刊登之漫画被动画化也是因此而起。当然,现如今的现实情况却是:动画迷的中心层是不富有的中学、大学生。

  初代的OVA作品《DALLOS》诞生。制作的重心人物正是当时新锐导演押井守。这套作品以机械动作,及科幻崭新概念为故事元素。之后的《天使的卵》或《TWINIGHT Q》等等众多OVA作品都是由押井守亲自操刀。对于不满足TV动画创作框框及拥有独特导演触觉的创作者,OVA和其他“眼见有限”的媒体比较,可是说是个华丽的舞台吧。

  另一方面要令OVA普及下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实质令OVA普及的作品,竟然是一套成人作品《CREAM LEMON》,这套作品突出的原因是成功将剧中人物推广成为一种形象(偶像)令她成为长期受欢迎的系列作品。一般人亦开始注意OVA,期间有多数作品都是值得留意,例如有金田伊功的作品《BIRTH》,与及集合电影版《超时空要塞》、《MEGA ZONE 23》(无限地带23)、《模型神童三四郎》及《不愧为猿飞》,创作人云集一堂炮制的《幻梦战记温达利亚》。而电视动画外传亦令人回味无穷,如有《魔法公主毛毛--梦中的轮舞》等。另外被制作成OVA系列的《装甲骑兵VOTOMS》亦得到极高评价。

1987 - 1988

  而这时,OVA开始被认为是另一种动画媒体商品,渐渐在动画迷间流行起来。有意思的是,一向以成年人市场为目标的制作商亦开始迎合远些新市场制作不同题材的作品,并且以85-86年的作品成绩作为数据基础,渐渐提高了OVA的质素。

  谈到这个时代的OVA就不能不提86年的《BUBBLE GUM CRISIS》(吹波糖危机)。负责这套作品的是园田健一,他以日本受欢迎古装剧《必杀》作为参考,创作出以4位年轻女性为主角的科幻作品。这种作品非常迎合动画迷的喜好成为了卖座动画。而“好故事+美少女”这个组合亦成为卖座的保证。

  《A子计划》也是成功作品。此作受到当年电视作品《山下女福星》的影响。结合了美少女、活泼及带点胡闹的动作片,当然剧情也十分完整,令她成为能够不断推出续集的作品。这些令人目瞪口呆的动作场面及那些可爱女孩的画面,大部份由板野一郎负责。当年的板野先生经已是十分知名的制作人,当年起用名家制作OVA是一件十分大的事情,当然相对现在OVA制作,起用名家也是趋势所在。

  OVA令人感到有无限大的可能性,在OVA的领域中制作人可以大玩花样大做特做,对于一班经验未足之新秀动画师是一个磨炼舞台,对于创作人则是一处理想解放区。当年一些新动画师,如今已变成第一线的实力派大师。另外以机械人为主题,制作出千变万化的短简篇《ROBOT CARNIVAL》也是一套颇独特的作品。

  当时盛行的机械人动画包括有大张正己的《破邪大星》、北爪宏幸的《LERIC ARMOR LEGASIAM》、佐野浩敏担任技术监督的《超兽机神》(OVA版)、庵野秀明监制的《TOP WONERAE!》、平野俊弘的《战斗吧!依煞1》、菊池通隆的《冥王计划》,一浪接一浪的机械人作品中还有令人难以忘怀的《机动警察》。

  还有的就是北久保弘之兼任造型设计及监督的《BLACK MAGIC》。就连原作者士郎正宗也盛赞这套作品十分忠于原著风格。(其后士郎正宗的《DOMINION》及《苹果核战》亦以OVA形式推出。)

1989 - 1990

  到了这个时期,OVA的地位也渐渐稳固起来。租带店的动画角落亦慢慢有所充实,OVA已不再是陌生的东西,在观众的支持下正在渐渐地成长。

  这个时代有不少出色的OVA作品推出,其中一套就是《机动战士高达0080——口袋里的战争》。这套作品是高达首套外传故事,《0080》的时代背景设定于一年战争末期,成为了以后高达OVA的典范,其后的《0083》及最近完结的《第08MS小队》也继续了这个传统。虽然这些作品不是由富野由悠季经手监督,但这些作品却令人留下深刻印象。除了OVA系列的高达外,《CRUSHER JOE》亦是值得留意,深刻是原作高千穗遥及担任造型设计的安彦良和,亦带来了像电视动画的感觉。

  还有饭田先生监督的OVA《恶魔人》「诞生篇」及「妖鸟篇」两部作品。和以往东映制作的电视系列比较,OVA颇接近原作风格。另外《藤子· F·不二雄的SF短编剧》亦是值得注意的。对于经常制作针对小孩子的作品的藤子先生这些要抓着高中生以至大人的观众层确实是一个大挑战。

  这个时候有很未能以电视制作模式推出的作品均选择以OVA形式推出。

  这时候大受欢迎的作品还有《CYBER CITY OEDO 0808》、《妖兽都市》、《魔界都市》等等,这些由川尻善昭监督作品均是由有规模公司制作,水准十分之高。

  最近热门的话题是以往OVA作品再推出续集,例如有《LIGHTNING TRAP》、《机动警察OVA新系列》、《新梦猎人丽梦》、《冒险吧!依煞3》等等。这些当年红极一时的作品再度推出续篇,确实是一大喜讯。

  在1988年开始推出了高品质的作品《银河英雄传说》,由于她的原装小说与漫画受到十分高的支持,更动画版的制作也不能马虎,最后终于成为大家受欢迎的长篇作品。同期水野良原作的长篇冒险小说《罗德岛战纪》以13集OVA推出。不过其实长篇OVA亦有缺点,那就是发行时间拖得太久,令消费者容易放弃追捧。

1991 - 1992

  有一件要注意的是新制作公司PIONEERLDC成立。 这个时代有不少出色作品推出,包括我们熟悉的《天地无用!》由92年开始推出。跟着有北爪宏幸的《GREEN ELEGEND乱》、山田正纪原作之科幻名作《机神兵团》等等。其中又以《天地无用》最为成功。《天》中“众多少女被一个少年迷倒”的设定也成为以后OVA成功要素之一。

  另外不能不谈的是《GLANT ROBOT》吧。这是今川泰宏监督突破传统技巧演出,片中依照了小林诚笔下的机械人设计,加入充满丰富的动作剧面。故事由成功原作中抽出来,并加入一些横山光辉笔下其他作品的角色,不但保持了原作的风味,亦给与人一种新鲜感觉。《蜡笔小新》、《星方武侠》的监督本乡口云丹口抖在当年亦制作了《THE SPIRIT OF WONDER》这套出色的作品,片中最大特色是作品沿用了原作鹤田谦二的用色技巧。

  提起保持原著风格,必要提《炎之转校生》,她完全地保持了原著豪迈的笔触,实在值得一看。这时候只供租赁用的杂志式影带《LENDMAN》诞生,在每卷录映带都会收录四个不同单元的故事,可惜这作品只维持了一段短时间。

  说到这里,OVA前半段的竞争时期到此为止,可以略作分析。首先,OVA的制作时间比电视长(有个别例子例外),能够造出较高质素的作品,比起电视制作,OVA的自由度来得较大。电视台近年流行播放深夜动画和卫星电视播放动画,这些作品都十分类似OVA制作模式。

1993 - 1994

  1993年至1994年可以说是OVA受人注意的时期,这段时期一般来说OVA内容的自由度较电视动画高,亦成为了一种吸纳高要求动画迷的媒体。

  在93年由于租赁作品《GIANT ROBOT》的成功,令有不少过去成功的动画作品都纷纷决定重拍作为OVA。(当然亦包括制作续集或改编)。例如《KYASYAN》的人物作监就是由《无限地带23》的梅津泰臣担任。这套作品充份加入了70年代感的科幻元素,故亦被誉为重拍作品的杰作。其后亦有不少作品以同样理念来重拍,例如有《神勇飞鹰侠》及《新·破里拳》等。而《超时空世纪奥加斯02》及《MACROSSPLUS》则被认为是电视作品的续篇,故事的气氛比电视系列更为紧凑,轻松的气氛减少了,成为了一套认真而严谨的科幻作品。

  在这个时期的纯原创作品中,最值得点名的是《我们宇宙的探矿夫》。该作品更是由《机动战士高达——第08MS小队》的后期监督饭田马之介及角色设计兼作画监督川元利浩二人负责,是一出不折不扣的科幻OVA作品。在该作品中亦可见到《08小队》的机械动作场面。

  另一方面,由于影带租赁的普及,OVA的目标亦不单以动画迷为目标,亦要吸引漫画迷。以往的动画作品必能够吸引漫画迷,不过将这个情况扭转的有《怪医秦博士》及《皇家双妹唛》(又译作《逮捕令》),出崎统及杉野昭夫这对曾经制作《疾风铁拳霸》及《狙击ACE吧!》的二人组合作把《怪医秦博士》,另外无论漫画迷或动画迷也热衷,藤岛康介原作的《逮捕令》的OVA则是由《乱马1/2》的中山岛敦子担当人物设计,由玉川纱己子及平松晶子配音……这些作品吸引了动画迷与漫画迷。

  对于OVA作品改编取材不能不提电玩游戏改编作品,这种风气的先驱却是成人作品《同级生·在夏日终结时》,当年(94年)还未有Playstation或Saturn,故此这作品的原作正是家用电脑版本。记得当时各商户对于游戏被动画化有不同观点,有反对亦有赞成。其实比较时电脑游戏中较为静止的作品,会郁又会发声的动画实在能吸引较多的支持者,与此同时市场上亦开辟了一条新路向,就是成人,恋爱小品。

1995

  对于OVA,首要的要求就是要提高质素,这才是吸引消费者的大前题,皆因用数千元购买一出OVA,对于现今的中学生或高中生也绝不便宜呢。不知从何时开始便出现了“OVA质素=高质素”的说法,而在95年左右,这句说话更完全定位下来。

  另一方面动画配音的水准要求亦开始在93年左右提高。在OVA界而言,对于一出作品,制作人员不再是唯一的卖点,有关配音员名字也是卖点之一。最明显可见于《偶像防卫队Humming Bird》。故事中五姊妹的配音由三石琴乃、玉川纱己子、天野由梨、草起章江、椎名碧流5人组成与OVA中同名的Humming Bird乐队作宣传,当时亦甚为瞩目。同时配音员开演唱会的潮流亦由此而开始,亦为有关人员开辟多一条新路。

  由于关于配音员受欢迎的关系,有关OVA亦可制作广播剧CD,为每集OVA推出之间的制作时间“填凼”,亦可以为将发行的OVA作打头阵宣传,这些广播剧CD也可作为广告媒体呢。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神秘的世界EL-HAZARD》(异空大冒险)及《魔法少女砂沙美》、《神秘的世界》是林宏树与中泽一登二人合作的一部滑稽科幻作品,有关方面更采取一大胆的方法--电视版与OVA版同时出街(当然两者故事是有所不同)。而《砂沙美》则是由《天地无用!》中最受欢迎角色砂沙美担纲演出,被改编一出魔法少女作品,后来更改编成电视、SATURN及PS游戏。

  利用著名配音员的号召力,令OVA更加丰富。那些正是《偶像计划》(ldol Project)的卖点,这部作品的OVA远比同名的电脑游戏更具知名度,为此作配音的包括有岩男润子、久川绫、井上喜久子、折笠爱及国府田麻里子。至于人物设计方面则是由负责《功夫猫党》的铃木典孝所担纲,还有记得《魔法骑士》及《星界之纹章》的导演元永庆太郎吗?他亦是《偶像计划》的导演。如此强劲的幕后班底,加上以美少女作为号召,令此作品被视为同类作品的经典之作。

  不过在95年中被视为最高杰作的,可算是于当时仍未受注目的大地丙太郎监督的《妖精姬LEN》,亦有人说要是没有这出作品,便没有了日后的[大地风格]。他的特色是高压电力般无间断笑料,那些像机械般喋喋不休的对白及夸张的动作等等,这些“大地风格”均令人十分深刻。

  再说由原作改编产杰作《GOLDEN BOY飘泊的学生》亦是其中之一,这作品的监制是曾为《JO JO的奇妙旅程》做导演的北久保弘之负责。他把江川达也原著中那性格独特的角色忠实地动画化。配音是由白鸟由里、家内美加、井上喜久子、皆口裕子等负责。与《逮捕令》一样,该OVA能够吸引漫画迷及动画迷两族人。当然园田健一的《GUN SMITH CATS》也不能不提,由鹤广美、荒木香惠、根谷美智子等人气配音员配音,加上华丽到枪战及汽车动作场面,而故事本身亦真是为OVA度身累造(也可以说是使用电视系列不太会用的内容),再加上爵士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令作品生色不少。这作品的OP是由《青之6号》的前田真宏负责,使用指令曲及剪影影像制成,可说是《COWBOY BE-BOP》的先驱。 再提及多一个改骗而来的作品《DIRTY PAIR FLASH 2》,原著是高千穗遥的80年代SF小说,及后再由她本人重拍,加上参与制作《勇者王》及《Better Man》的木村贵宏担任角色设计和作画监督。《FLASH 2》及《FLASH 3》是由《DUG ON》及《Fancy La-La》的监制望月智充担任监制。望月监制那种既严肃又带点滑稽的独特风格为该作品增添不少特色。再加上YURI由国府田麻里子、KEI由松本梨香演绎,更为《DIRTY PAIR》创作一番新景象,虽然当时有关该作的评价不多,但却是优秀之作。

1996 - 1997

  终于来了!等了4年之久,高达的新OVA终于来了。所说的正是《机动战士高达——第08MS小队》,此作以“一年战争”的时代为舞台,该作亦是众多《高达系列》中最具战争意味的作品,动画中的写实产机械设定是该作的卖点之一,此作虽然是长篇作品,却是值得追看下来。当初的监制神田武幸不幸逝世,由饭田马之介承继神田的遗志,制作出一出更严谨的作品。

  说到高达,在这段期间描写不同世界观的高达的电视系列也正在播放,例如有《G高达》《高达X》、《高达W》等,其《高达W》更推出了续篇OVA《ENDLESS WAITZ》,除了照顾了女性支持者之外,亦维持了高达本身的风格。

  这段时期的续篇作品,还有一出值得一提--渡濑悠宇原作的《不思议游戏》(OVA版)及《不思议游戏 第二部》,而有关续篇作品其中有些是原创故事呢!而且OVA版和第二部合计有9集之多呢。

  97年瞩目的有《SABER MARIONETTE J》(银河醒目女)则和电视版“J”及“J to X”完全紧接。一向以来OVA和电视也是清楚分开,这些《SM》可说是打破了这常规。

  然而面对电视作品渐渐增加,OVA恐怕会被淘汰,为此有关公司便制作更多概念,高品质的原创作品,事实上96至97年间,出了为数不多但受欢迎程度及完成度高的原创作品。

  首先介绍的是《魔法使者队》,现在日本电视播演的正是OVA的续篇呢!原案及总监督(兼大多数要绘绘画分镜)则是曾参与《SAILORMOON MOON 》及《梦之蜡笔王国》的佐藤顺一,人物设计及作画监督也是曾参与《SAILORMOON》的伊藤郁子担任,二人合作令作品更出色。

  提到“魔法少女”这类概念,也介绍一下《在丛林中走吧!》,故事大约说一名小学女生那拓美由于得到寄宿于古代遗物中的精灵之力,变身成好身材的花之精灵——美。该作由曾参与《万能文化猫娘》(第1期和第2期)和《青空少女队》等作品的“美少女创作人”森山有事担任原案、监督及角色设计。

  刚才提及的作品都有一个共通点--所有创作人都会负责部分制作工作,例如电视动画《新世纪EVA》的原作人庵野秀明也负责总监督一职。“制作人第一”的主义,对OVA影响深远呢。

1998 - 1999

  不知是否世纪末风气盛行,大量的成人作品涌现,其中一些著名的制作人员亦参与成人作品的制作,例如参与《KYASYAN》作画的梅洋泰臣就继93年的《YELLOW STAR》之后着手于新作《KITE》。如果不计那些色情意识来看,也可算是一套不俗的作品。

漫画小百科

(一) 漫画单行本的种类

  我们都知道漫画通常是先在杂志上进行连载,如果受到好评,就会继续连载下去变成长篇。当连载量够出单行本的时候,出版社这时就会出单行本,就是通常我们所看的漫画书了。

  单行本大致上分为3类:

  第一类,就是最常见的32开本。这种被称之为“新书判(版)”,以定价390(含税410)日元为多,一些不是特别热卖的书,定价可能在457(不含税)日元上下。页数一般在180页左右,其厚度也相当于一本普通小说。这种开本常见于那些销量比较大的出版社,例如集英社,小学馆,讲谈社,白泉社等。

  (如果我们的漫画版本也像日本的一样就好了,将这些犹如书籍般的漫画排列在书架上,想必父母也就不会总是揪着自己的耳朵说“都这么大的孩子了,还老看小儿书”。这么厚的一摞书,怎么看,都显得好有学问的样子。笑。)

  第二类,大32开本的B6判(版)。定价通常在500—600(不含税)日元之间。页数同新书版差不多。大多数情况下,B6判会加彩页,但是有些也不加。这种版本多见于虽然不是特别大众化,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FANS支持的漫画,角川书店,新书馆常出这种版本。举例而言,冰栗优或者JUDAL的漫画单行本就是属于B6判。

  第三类,大64开的加厚文库判(版)。定价一般看具体情况,起伏比价大。页数通常是300多页或者400多页。对于那些非常受欢迎的漫画,除了出单行本之外,出版社还会制作文库版,以便普及外加让FANS收藏。这种文库版一本的内容通常是普通单行本一本半或者二本的内容,每本后面还会有名家的解说或是背景知识介绍等,有时也有作者专门为此题写的后记。文库版的封面会重新设计,带有浓烈的艺术气息。例如竹宫惠子的《风与木之诗》的文库版是用法国的街景作为封面,美内玲惠的《玻璃假面》的文库版则是用一副油画作为封面等等。

  除了以上最常见的这三类外,有时出版社还会为大人气作品出特别版,一般被我们戏称为“豪华设定集”。这种版本一般都是A4判变形(小16开),定价为1千日元或者更贵。附多副彩图,以设定,人物介绍,名场面集,访谈为主,有时还会有作者特别画的番外篇。集英社为和月伸宏的《浪客剑心》所出的《剑心华传》就属此类。

(二) 1/3专栏的由来——广告所带来的特产

  一般我们在看单行本的时候,会发现在内文里经常有个1/3专栏让作者闲话家常。这1/3专栏,并不是特意辟出来给作者让他们和大家交流用的,而是因为在杂志连载时为广告所留下的空间。一般漫画杂志每隔几页就要留出1/3栏的空间做广告,其中也有部分是为写前情提要而留的。为了配合出版社的要求,漫画家在连载的时候,就要专门空出这个空间。但是到了出单行本的时候,因为单行本的内容都是杂志连载时的内容,那么相应的,在单行本里也就留下了这1/3的空白。为了补白,于是作者们就只好在这个空间里无话找话,这就是闲话家常1/3专栏的由来。1/3专栏一般有两种形势,一种是在漫画左边的1/3竖栏,这种多见于白泉社,还有就是占漫画底部的1/3横栏,多见于小学馆。

(三) 其他
漫画之神-------------------手冢治虫的丰功伟业
剧画天皇-------------------梶原一骑狂飙的创造力
漫画之王-------------------藤子 F.不二雄的织梦王国
万画家---------------------森章太郎的奇迹
电脑漫画的先知-------------武一的挑战新视界
少女漫画女王---------------竹宫惠子的漫画革命
才女的奇行-----------------池田理代子的华丽历史之旅
科幻巨匠-------------------松本零士的宇宙之旅
税金天王-------------------鸟山明的狂飙人缘
最佳拍档-------------------CLAMP的神魔交战史诗
乡土巨匠-------------------青柳裕介的纯情恋爱篇
忍者哲学家-----------------白土一平的经典传说
日本的动画希望-------------宫崎骏的温馨飞行梦
棒球博士-------------------水岛新司的旺盛创造力
绘画美学家-----------------池上辽一的人物美学
清贫思想导师---------------拓植义春的不规则思考术
妖怪博士-------------------水木茂的异化奇境之探险
漫画人生派始祖-------------永岛慎二的平凡哲思
青春的歌者-----------------井上雄彦的斗志狂想曲
少女漫画先驱---------------水野英子的美梦逐梦
搞笑女王-------------------高桥留美子的快意幻化喜感
文学漫画的太师-------------谷口次郎的细腻人生赞歌
泪水欢笑的-----------------千叶彻弥悲喜人生颂
棒球恋爱疯-----------------安达充的生活哲学
生花妙笔-------------------加藤一彦的鲁邦三世
超能力大家-----------------大友克洋的威力画力
漫画诗人-------------------坂口尚的命运突响曲
阳刚的斗志-----------------大岛矢须一的战斗力指数A
写实的生命脉动-------------弘兼宪史
昭和画师-------------------平田弘史的力与美
为自己留下的闲生事风格-----圆山俊二
一带妙趣的四格巨匠---------植田正司
魅力四射的女神说-----------藤岛康介
宋诗的探密-----------------星野之宣豪放的笔趣
青春狂想诗-----------------江川达也
神化的爱恋-----------------圣斗士星矢的车田正美


桑田次郎的梦幻修罗
香样锐二的运动神经奇人奇事
童话演歌的增春博的猫世界
咏叹人生的细野不二彦
不可一世的永井豪的恶魔人说
侠客崛江卓的仗义行侠故事
精湛绘技叶精作的实验人形魔物语
搞笑大王江口寿史的行径
痛快淋漓的青山刚昌的活力爆发
僵化史剧的工程师横山光辉
花村英子的细腻的笔意妖魅
原平柔美的犀利政治学
古典美人的牧美也子风情
黑铁弘的搞笑本领横跨数本杂志
毒舌画家山藤章二的讽刺升华
本宫广志的野性.人性.个性
乔治秋山的浮世绘人生修罗场
摆姿势的特殊演出式之能条纯一
诙谐刻画人物个性的小林诚之运动演技派
纤细美景的渡边雅子玻璃城
秋尾望都少女漫画的革命英雄
帅哥美女的北条司酷炫功夫
藤田和日郎的妖怪奇潭
野部利雄的巫女招亲所爆发的威力


美树本晴彦: 多才多艺的才子
和田诚: 简单人物漫画尖兵
岛本和彦: 火焰画家的热血演技派
高田裕二: 奇幻世界的超能
牧野和子: 直闯青少年的心扉的女将
角田次郎: 叱咤一九六O年代的梦幻人
森川久美: 唯美派的旗手
原哲夫: 强烈战斗力的火炮手
美内铃惠: 红透半天边的千面女郎
影丸让也: 快笔的活跃生涯
细川知荣之: “尼罗河女儿“的母亲
村上纪香: 神笔妙用的故事神兵
森秀树: 战略趣味的百货店
佐佐木淳子: 动物温馨接送情
冈野玲子: 生动的人物妙手
村野宋美: 人生派的苦手
林静一: 细腻笔趣的快意
安彦良和: 史剧的高人,动画的推手
大和和纪: 少女漫画新感觉的映像
山上龙彦: 一九七零年代疯狂的巨星
松本大洋: 实验派的新星
日暮修一: 封面人物的惊艳
[s:38] 大家看看有没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4

主题

5204

帖子

1万

积分

LV 13.会员

龙凤呈祥

积分
14130
QQ
沙发
发表于 2006-7-17 15:31:14 | 只看该作者
好贴!有加精的潜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2

主题

2722

帖子

9540

积分

LV 12.会员

自由人

积分
9540

好友遍天下在线达人论坛为家认证用户

QQ
板凳
发表于 2006-7-17 15:33:25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楼人中凤2006-07-17 15:31发表的“”:
好贴!有加精的潜力

非常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

主题

3062

帖子

4108

积分

LV 10.会员

YE YE YE

积分
4108
地板
发表于 2006-7-20 18:32:37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 [s:16]
不过确实学到东西不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169

帖子

142

积分

LV 4.会员

积分
142
5#
发表于 2006-7-22 10:43:48 | 只看该作者
好长一帖
只看了OVA具体的意思而已
以后再慢慢看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2

主题

2029

帖子

5508

积分

LV 11.会员

做了好游戏不留名的活累疯 ..

积分
5508
6#
 楼主| 发表于 2006-7-22 10:49:2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IA才是我最下工夫的论坛。。可惜上不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

主题

3062

帖子

4108

积分

LV 10.会员

YE YE YE

积分
4108
7#
发表于 2006-7-24 22:43:18 | 只看该作者
这里也不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沪ICP备12034951号 )

GMT+8, 2025-2-1 22:52 , Processed in 0.144407 second(s), 30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