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浪微博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新浪微博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搞定

查看: 140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空手道起源和发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LV 16.会员

KOF老早不玩了

积分
380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3-15 09:4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空手道是日本的一种武术,在古代日本的琉球,由于长年的禁武政策,武器一向被禁止使用,因此,人民不得不创出赤手空拳的格斗技术,以求得生存的自卫本领。尤其是在十七世纪初叶,严禁武器的携带和保存,于是在琉球的上层阶级之间,参考中国拳法,创出了独特的格斗技术,这就是最初的空手道,称之为“唐手”。它的本义为“从中国传入的拳法”。
   在日本,有人认为空手道是中国明朝的陈元斌传入日本的,也有人认为14世纪闽人36姓迁入日本的琉球群岛时带去的,还有人认为是几百年前到中国福建谋生的冲绳人,在福建习得中国拳法后带回日本的。但也有人认为,空手道并非来自中国,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在原始发展时期必定有人与人、人与兽的搏斗,这种搏斗就是本空手道的萌芽。
   本世纪初,日本冲绳的空手道人士出于民族之自尊,将“唐手”改成“空手”。到本世纪30年代,这种改法得到较大范围的承认。而作为这种广泛默许的历史背景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视为敌对国,带“中国”、“唐”名称的东西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抵制。在日本,“唐”字的发音与“空”相同,均为“KALA”,而“空”的含义恰好与“赤手空拳”吻合。加上一个“道”字,就与“剑道”、“茶道”等一样,不单是一门技术,而是一种人生修炼之道了。
  尽管对空手道起源有着不同的说法,但有两件事实是日本空手道界人士所公认的。在琉球“唐手”之前,已有“那霸手“和”首里手“两种名称。是现今空手道各流派的源流。
  “那霸手”是东恩纳宽量宗师到中国福建省,学习少林拳法,再融合传统的“那霸手”格斗术而组成,称“昭灵流”,独树一帜。“首里手”以松村宗秀宗师为代表,现在的“松涛馆流”、“系东流”及“和道流”等是其分支。“刚柔流”是由宫城长顺宗师所创始。官城师范于西元1887年出生在琉球那霸市的名家,十四岁始拜“那霸手”宗师东恩纳为师。十六岁时,只身前往中国求学武道。在中国,宫城师父接受中国拳法高手们的严格训练,一面新闻记者古籍,研究理论,回国后再次比较检讨中国拳法和“琉球手”,创出一种独特的“呼吸法”,是近代学习空手道必需的预备运动法和辅助运动法,将身体构造方面的科学方法,纳入空手道的指导法中,把从前的武术当作精神修养的学习方法和顺序,组成新的体系。以两者的优点,加上独自的设想,创立了“刚柔流空手道”。
“刚柔流”的名称,从中国古代文献的《武备志》而来。也就是拳法八句中的一句“法刚柔吞吐”,意思是“依照刚柔之理而吞吐呼吸的法则”,于是便使名为“刚柔流”。
   所谓的刚柔流空手道,正如“刚”和“柔”两字所示,是由“天然之理”的“阳”和“阴”所构成,“阳”和“阴”浑然一体,展现在无穷尽的宇宙生命中,为人之道也在其中,以“阳”和“阴”、“刚”和“柔”等的两面,成为“意志”和“和谐”,互相关连。
   刚柔流保持实战性和原始的自然形态,这点从“刚”和“柔”的代表技法,可窥见一斑。
刚柔流的技法,由“刚”而“柔”,由“柔”而“刚”,转变自在,一方面显示出融通无碍的动作,一方面配合敌人的动作。“柔”攻来,就以“刚”来阻断,这种被动方式是武技的极限,也是继承刚柔流独特的“呼吸”法而来。“刚柔流”中动物名称的架式很多。象猫、狗、鹤、虎、龙等。
   动物在格斗时,架式可以称得上无懈可击,全身的力量都贯注在格斗中,没有人类的不安和挂念,全神贯注地想击倒对方,舍弃一切的私欲和邪念。刚柔流的古武道色彩浓厚,因它重视动物的“型”和“呼吸”。
  这些都是本来的“刚”的一面。但是,所谓“刚”的一面,并不是一味地强调极限的姿态。如果斗争听“刚”属于一面,那么就应该有避免斗争无我的另一面,也就是所谓的“柔”,两相配合,就能形成刚柔流的人格。
  “刚柔流”空手道,承认本门宗师东恩纳宽量曾在中国学拳数年,是东恩纳宽量发展了刚柔流。刚柔流代表团几番跨海入闽,寻找昔日祖师的遗迹。
  1989年,他们在福建省体育中心设立了“显彰碑”,纪念他们在中国的老师。冲绳刚柔流空手道访华团1992年6月访问福建体育学院时,表演了“三战”、“十八”、“一百零八”等空手道“型”(中国称之为套路),其技法结构与发和方式与福建南拳类似,其型的名称仍保持福建方言的发音法。
  1916年,以冲绳人船越义珍的公开表演为契机,许多冲绳的空手道家到东京等地,致力于空手道的推广工作。由于师承、流派之间戒心,这些空手道空们从不横向联络;而空手道的猛烈踢打,直接对抗容易造成伤害事故,不便以竞技比赛的方式进行交流提高。这样,就形成了以套路为中心、各自为体的普及推广方式。
  1930年,宫城长顺首先使用“刚柔流”作为自己流派的名称,随后自立名称的空手道团体达300余个,最大的四个流派除刚柔流外,还有“松涛馆”、“和道会”、“系东流”。这四大流派成为当今日本空手道许多流派的母体。
   
  创立极真会馆的大山倍达是采用不穿任何护具,直接击打制竞赛方式的开山鼻祖。大山倍达1923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少年时代曾在我国东北和韩车度过。他从9岁开始学习空手道,就学于刚柔流门下,也受过松涛馆的指导。青年时期曾怀揣日本兵书《五轮书》,人深山苦修空手道两年,每天练功时间达10个小时。他还接受日本传统的“怪力训练”。那时,他体重75千克,百米赛跑接近10秒,举起的重量已超出当时中量级世界纪录。50年代,他旅行美国等25个国家表演空手道,击败过美国职业摔跤手和拳击手,曾在美国掀起“空手道”热。他所著的两部英文版的空手道书,售出量达20余万册,创日本发行的英文版书最高纪录。    1949年,以松涛馆为主,联合成立了“日本空手道协会”。但该协会尚未具备领导全日本空手道界的实力。50年代,以全日本锦标赛名义举办的比赛,每年有20余个。但有名无实,参赛选手并没经过逐级选拔,缺乏全国锦标赛之权威。
   早期的空手道比赛多以套路和“寸止”的对抗为主。
  所谓“套路”,空手道称为“型”。技型要靠基本练习、基本移动、转身法等,构成防御和攻击各技的连续变化,可分为(1)普及型(2)基本型(3)开手型等三种基本套路。
(1)是以初学者为对象的套路,只是将基本移动连续起来的程度而已。
(2)是应用“呼吸”,属于刚柔流的根本型,可分“刚”和“柔”,又可分攻击和防御等套路。
(3)是以上段的高手为对象,包括(1)、(2),但更复杂,包括了实战时的各种动作。
  1964年,成立了“全日本空手道联盟”,空手道协会也加盟其中,并开始了有许多流派参加的“寸止”(即在击中对手前一寸处停住)式对抗的比赛大会。1970年,全日本空手道联盟主持了第一次世界空手道锦标赛,并成立了“世界空手道联合会”。这些实力强大的团体,在一些政治家、实业家的支持下,不断地致于把空手道推向世界,他们保持以“型”为中心的体系,对抗比赛采用“寸止”。这是基于对空手道“一击必杀”之威力的敬畏之心,我们且称此种形式为传统(或正统)空手道。
   随着拳击、摔跤、柔道等近代体育竞技方式格斗技的出现,有人对传统空手道“一击必杀”的威力产生怀疑,对缺乏灵活性的弓步站立方式的实用性产生怀疑。那猛烈的冲拳、弹踢可以断砖、碎瓦,但作用的活动着人身上又怎么样?那种不直接接触、仅打在离对手一寸处即停住的方式是否其实用性?那种“寸止”的判定方式,仅有利于先出招和手脚长的人,只要拳、脚先停在离对方身体(指得分部位头、胸腹)一寸处即得点,击打效果到底如何?对手是否可以在你击中他之前的一瞬间反击?是否可以在你击他的情况下,以小亏换大便宜给你更重的还击?
  对于这些,传统的空手道全然不。这样,防守反击的技术就难以发挥,也降低了其实战性。由于一方“寸止”,另一方仍在移动,相迎击撞的伤害并非少见,故作为竞赛项目,也不是绝对安全。而这种没有碰撞就定输赢的判定方式使观众看得稀里糊涂。于是,一些勇于实践空手道中“武”的因素的人士,便一直坚持进行直接击打式比赛的研究。
1929年,东京大学空手道部的大学生们就开始研究空戴护具进行接触性实距的实验,但限于当时的条件未能继续下去。
  1953年,由“炼武会”作了戴护头、护胸、护裆直接击打的公开表演,开启了直接击打式空手道之先河。讨论格斗空手道,还必须提到日本“极真会馆”空手道总裁大山倍达先生。他提倡“武道空手”、“技术在力量中”的观点。
  1969年极真会主办的全日本极真会空手疲乏比赛大会,比赛时除禁止以手击头部和禁止任何动作击裆外,其余部位均可直接攻击。手脚肘膝并用,不分体重级别,不戴任何护具。比赛相当激烈,被高腿击中头站昏倒、被拳打断肋骨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每次比赛之前,必有选手们的功力表演,以脚踢断80厘米厚的冰块,以头或肘击碎十几层砖,显示出选手们猛烈的破坏力,从而增加了该流派的影响度。该流派又大量采用现代宣传工具(电视、电视等)进行宣传,所以很快地刮起了极真会热。传统的空手道至今仍对极真会馆的做法有不少批评,但极真会馆的组织仍在不断扩大。据1987年的统计,大山倍达所属的极真真会馆空手道在65个国家中拥有650个支部,有1000多万名会员。
  从1969年开始,他们每年举行一次全日本比赛,每4年举行一次世界比赛。据有关记载,极真会空手道比赛的发奖仪式长达40分钟,观众秩序井然,这在一般的体育竞赛中是罕有的。只有被称为国技的“相扑”在日本一般民众中才拥有这么高的威望。人们认为极真会比赛的冠军是实打实拼出来的,是过硬的冠军。
   大山倍达采用的技术体系,在直接进入自由对抗之前,要经过以下几个主要阶段的训练:首先是步型、步法、手型、手法、防守法、腿法的基础练习;其次是在行进中练习基础动作;第三是进入“一本组手”、“三本组手”(组手为两人对打,一本组手就是以一次有效打击即暂停,然后重新开始。本本组手刚为三次连续有效的打击后暂停);第四阶段是自由组手,最后归结为“型”。“三战”、“平安”等型仍是大山倍达极真会馆传授的保留内容。作为大山倍达本人的得意技,年轻时他擅长跳踢,即腾空而起用侧踹或旋踢踢倒对方。到了中年时期,他以快速步法,绕到对手的身后,抢占有利位置,形成“我顺人背”之势再行攻击。
   现在的日本空手道,流派林立,被日本的一些杂志称为“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他们大都互不往来,各自举行比赛。但不穿戴护具的直接击打式空手道大多出于大山倍达的极真会门下。他们之间的不同仅在于比赛规则和风格的差异,而整体技术是相同的。如被人称为“打架十段”的芦原英幸,出师于极真会馆,但他的“芦原会馆”的技术特点,已经从大山倍达的“技术包含在威力中”演化出,他特别注重动作的合理性。他所追求的技术目标是:①合理的姿势;②高速度;③高威力;④高技巧。
  曾经获得极真会第一届世界比赛冠军的佐藤胜昭所率的“佐藤塾”空手道,则讲究技巧。他认为空手道最终还是技术第一,其次是速度,然后是威务。他认为现在的直接击打制空手道太重视击打威力,这样造成技术单调,这不是真正的空手道。他提倡按体重分等级比赛,以便于技巧的发挥。
   以东孝为旗帜的“大道塾”,被日本武道界称为“脱胎于极真会,是革新最前沿的团体”。东孝曾获得极真会馆第9届全国锦标赛冠军,他所组织的“黑斗旗”比赛在规则上最接近实战。相对于传统的“寸止”制比赛,它是直接击打制;相对于极真会窑和道的不能用手击头制,它是戴头盔,允许手击头,允许快摔。双方体重相距圈套时,还允许穿护裆击裆。
  大道塾的整个技术体系是建立在竞赛规则上的。东孝小时候练习其他武道,他改事空手道训练,是基于“以小制大”、“以柔克刚”这一目标的。一般练习柔道或跌的全面性攻击,使“以小胜大”成为可能。1991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5届极真会馆世界锦标赛中,身高仅1.68米的日本选手绿健儿,靠自己灵活的技巧、凌厉的腾空进攻腿法,屡屡战胜身高1.90米以上、体重90多千克的对手,登上冠军宝座,为“以小制大”提供了活生生的有力例证。东孝创立的“黑斗旗”空手道比赛,打破流派界限,凡承认其竞赛规则的团体,均可参加大道塾的比赛,为多种流派的交道创造了条件。
   大道塾空手道技术主要是打和踢,也可以用快摔。摔倒对手之后要用“寸止”的形式加击才得分。有人这么说,大道塾空手道的技术,拳是用拳击的方法,步法是用跆拳道的。对此,东孝认为:作为徒手格斗,讲拳法最好的是拳击,讲踢法最强的是极真会,讲摔法最优秀的是柔道。
正因为拳击比赛不能用脚,所以拳的打法发达;极真会不许用拳击头,所以踢法特别讲究;不能踢、打,则抓、别、靠、摔的步法、防守也不一样了。看黑斗旗比赛,或许会感到拳法用得不如拳击,踢不如极真会,摔不如柔道,但这种看法实际上是欠妥的。这种状态正是三种组合之后的变化。三种组合才最接近格斗实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35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LV 15.会员

永久禁言

积分
33556
QQ
沙发
发表于 2007-3-15 10:29:45 | 只看该作者
不了解,不知道他的厉害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7

主题

8367

帖子

2万

积分

LV 14.会员

积分
20898
板凳
发表于 2007-3-15 16:25:08 | 只看该作者
空手道很厉害的~~ [s: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

主题

6095

帖子

1万

积分

LV 13.会员

积分
16407
QQ
地板
发表于 2007-3-15 16:27:41 | 只看该作者
[s:76] 白金兄有浪人叉的相关资料没有 (使用方法之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33

主题

1万

帖子

3万

积分

LV 16.会员

KOF老早不玩了

积分
38066
5#
 楼主| 发表于 2007-3-15 19:10:16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3楼DSKLAN2007-03-15 16:27发表的“”:
[s:76] 白金兄有浪人叉的相关资料没有 (使用方法之类的)
你说的是武士 忍者用的那种三刃叉吧? 一般的空手道场指导或师范都会用点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

主题

1294

帖子

1462

积分

LV 8.会员

我到底可是97高手....

积分
1462
QQ
6#
发表于 2007-3-16 22:29:01 | 只看该作者
小日本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43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待实名认证会员

巴西柔术+截拳道=最强技击术! ...

积分
44613

友好人士灌水天才奖实名认证社区栋梁常坐沙发在线达人论坛为家

7#
发表于 2007-3-18 15:18:08 | 只看该作者
我只在李小龙的记录片里听说过空手道起源于"中国南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沪ICP备12034951号 )

GMT+8, 2025-2-2 04:34 , Processed in 0.148762 second(s), 30 queries .

© 2001-2011 Powered by Discuz! X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