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為魔術著迷,更重要的是,我們都以為,只要我們想,揭秘魔術並不在話下,但即使一個小小的紙牌魔術都會麻痺掉我們的科學神經。我們的大腦有缺陷嗎?當然沒有,不過多年來,大腦已經進化出某些易被魔術愚弄的特質。
10.專注
多任務就是個神話,我們的大腦不能把注意力同時放在兩樣東西上,這可給了魔術師可趁之機。根據“移動聚光燈理論(moving-spotlight)”論,我們總會只把注意力放在一樣事物上面。簡而言之,我們的注意力就像一盞鎂光燈,照耀了某事物,該事物周圍的東西就都處於黑暗之中,而大腦中處理該事物信息的細胞特別活躍,而處理“背景”信息的細胞可以說根本沒動,或者說並不是我們刻意去處理的,所以只要有一個東西先吸引走我們的注意力,其他東西發生了什麼,我們都一無所知,魔術師就是靠操縱我們的思維盲點而工作的。
9.改變記憶
某件事改變了你原來記憶就是誤導信息效應。比如,魔術師要求你在左邊那副牌中抽出一張牌,然後在不告訴他牌面的情況下把那張牌還回去,接著便是令人眼花繚亂的洗牌,在這個過程中,他一般會問:“你任意選了一張牌,對不對?”在這種千鈞一發的激動時刻,你一般會回答:“是呀!”但事實是,你只能在左邊那副牌任意選擇一張牌,魔術師這種模棱兩可的詢問會把你帶入這樣一個誤區:你會覺得這魔術比想像中更加不可思議。
8.預估錯誤
一隻球被拋向空中,然後又掉下來,這種情景我們看了無數遍,你知道這只球會先向上運動,接著向下運動。有一種東西叫“思維定勢”,就是說我們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乃至從不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上面,因為我們心裡十分清楚事情的結果是什麼。所以當一隻球被拋向空中時,我們大腦會瞬間調動所有類似回憶,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但有時候這種預估是不靠譜的。一位魔術師將裝著球的杯子扔向空中,杯子飛出去了,球卻不見了,我們瞬間便會震驚無比,因為我們預料的事竟然沒有發生!我們的大腦總是裝滿了各種預估信息,我們也毫不懷疑這些預估信息的真實性,所以當預料的事沒發生時,我們才會那麼驚訝。
7.自由選擇
當我們在魔術師“選一張牌,任何一張”的碎碎念下選一張牌時,其實我們並沒有“任意”選擇,通常情況下,是魔術師替我們做了選擇,只是我們都沒注意到罷了。在很多紙牌魔術中,我們總是“被迫選擇”牌面,這就是說,魔術師總是用行為或心理暗示讓你選出他想要的牌面,但是我們大腦總是會忽略或者否認這種想法,忽略那些應正“被迫選擇”的蛛絲馬跡,完全相信整個過程都是我“自由選擇”的。
6.腦補
“被切成兩半的少女”是一個老把戲了,大概很多人都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一個盒子裡的頭和另一個盒子裡的腿根本就不屬於一個人。但是我們大腦會假定它們是屬於一個人的。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大腦就特麼喜歡連貫性,當我們看見頭和四肢四處散亂的景象時,我們大腦便會開始腦補,認定這個人某個器官一定被分割得血淋淋了。我們的大腦會根據能看到的景象自動腦補出看不到的景象,當然這正是魔術師們想要的效果。
5.變化
快看窗外有啥?再看一遍!有啥變化嗎?如果第一遍你只看到自己空蕩蕩的院子,而第二遍時居然在院子裡看到一隻老虎,你可能就會注意到變化了。但如果在第二遍眺望窗外時,只是在樹上休憩的小鳥動了動,樹枝在風中輕輕搖曳,你還會注意到變化嗎?其實這就是所謂的“視小變而不見”的思維,也就是說,一個人瞬間發現細微的變化也不是什麼好事,這不是說我們真的看不見那些細微的變化,而是說,我們看到了,但如果這種變化還不至於影響到我們,我們就會自動忽略掉這種變化。所以當我們不關注某事時,我們也就忽略掉它的變化。然而,魔術師簡直將我們這種思維利用到了極致,等他們引導我們關注某事物時,該事物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4.大腦的自我意識
我們大腦堅信自己是自由的,也總相信自己是對的。所謂的“認知失調”,就是說我們大腦會自動給發生的事製造藉口,儘管這意味著和前幾秒鐘的思維背道而馳。如果事情沒按照預料發生,我們大腦會強制性地製造出現這種結果的合理性。魔術製造的就是和我們平時所見大相徑庭的事實,這就會在我們大腦中引發“認知失調”,但是這種失調已經超過我們大腦的可控範圍,大腦已經不能為這種脫韁的魔術製造合理性的藉口了,因此我們才會那麼震驚。
3.殘像
你肯定在網絡上接觸了不少這種把戲,盯住一個黑點不放,然後再看著白牆,你就會在白牆上看見剛才出現的黑點,這些白牆上的黑點叫做“殘像”,魔術師將一枚硬幣從一隻手換到另一隻手中,然而我們的大腦被殘像影響,會認為硬幣似乎一直在一隻手裡,魔術師便抓住這點縫隙將硬幣換到另一隻手裡。魔術師還可以利用殘像摘掉你手腕上的表。魔術師抓著你的手腕,這會給大腦造成一種殘餘感覺,會讓你覺得手錶還在手腕上,但其實表早就已經被魔術師摘掉了。
2.大腦喜歡新鮮事物
簡單說來,我們的大腦會不再有自主地關注那些新鮮的,高速運轉的,令人興奮的事物,根據“外源性捕捉”思維,我們的大腦通常會關注那些覺得會給我們製造麻煩的事物。我們一看到一隻鴿子從帽子裡扑騰著飛出來,就會運用幾秒鐘時間迅速處理這一信息,即便是一隻快速伸向你的手都會比慢速伸向你的手吸引你的注意力,魔術師們深諳此道,便會以這種形式刺激大家。
1.大腦也會被魅力折服
align=left]
很多魔術師會做一些很詼諧的動作,令觀眾為之折服,其實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大腦也發生了化學變化,當我們為魔術師幾句話或幾個動作開懷而笑時,大腦裡就會產生一種荷爾蒙,讓我們在和別人互動時感到十分愉快,因此我們就會對魔術師那些不經意的紕漏更加寬容,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魔術師的臉上。所以,即使是一些很拙劣的動作,也都算作是表演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