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zjj 于 2014-12-19 17:14 编辑
作为一个几乎没有时间玩游戏的奶爸来说,努力坚持着曾经的爱好,精疲力尽,YY着机师的不足可以用机体去补正- -
GG是一个优秀的游戏,优秀到非常小众,玩家群体越来越少,核心玩家也逐渐流失,比如现在活跃在USF4舞台的,井上,NEMO,当年都是GG最顶尖的玩家,坚持了这么多年,仿佛ARC一瞬间开窍,降低系统难度,入门简单了,希望能吸引更多的玩家参与,期待着XRD的人气可以超越08年前后的AC,达到巅峰。
GG从诞生到现在,主题摇杆只出过4款,1个是XX时代的HORI限定,框体和SVC一样,HORI自己的配件,塑料感十足,买的人应该不多。第2款为PS3时代ACR的限定,小款框体,首次搭配三和静音配件,价格昂贵,但是据说有BUG,没发行多少就停产了。接着就是本次XRD新作的2款,1款为自家设计的非主流大框体,按键没亮点,框体本身吐槽的地方也很多,完全没有21世纪摇杆的样子,再1款就是本文的主角,MADCATZ代工的TE2 XED限定版,在本人看来,虽然TE2让人吐槽无数,但确实从外形,设计,手感,都将GG主题的摇杆设计达到了新的高度。
游戏发售后,第一时间入手,转运走的空运,摇杆本体+转运费约1600元,结果还被收了130的关税,南京海关好样的!
下面开始上图
首先是外包装,疯猫确实很偷懒,不同版本只是外层薄薄的纸套不一样,内壳千篇一律
打开看,说实话还是惊艳的,很喜欢这种简洁的设计,不喜欢加人物图的那种,亚克力也很闪,之前被喷的1点是手按上去亚克力面板可以活动,实际玩的时候应该还好,不会有什么影响,缝隙很小,不知道时间久了表面会不会有划痕
摇杆的附件,说明书,疯猫贴纸,螺丝刀,基本没什么用途,换配件也不需要拧螺丝
之前有兄弟入手第一版USF4的时候,貌似贴纸表面是没有覆膜的,会掉色,这次改进了下,值得表扬,可惜我不会去贴的
摇杆拿出来,放腿上,重量比想象的好点,不过跟VLX,刃比起来还是差了点
功能区,坑爹的索大法,向下兼容会死么
背部有海绵了,放在大腿上也可以很温暖,就是特么新杆子上的海绵为毛会脏?
菊花区,本次设计亮点之一,数据线单独收纳,需要拧在接口处,感觉不如VLX,刃那种直接收线来的方便,有点为了改变而改变的感觉
一键开启内仓,按键后还要从接缝处掰开,要是液压杆就好了,收纳区的海绵做工也比初版好点,起码干净了
铰链做工还不错,很结实,看起来比较耐用,数据线正常质量,镀金口,只是每次都要扎起来很麻烦
按键线颜色标识,用处不大,只是想告诉玩家,虽然我做工粗糙,但是我也很用心!
开箱完毕,还没上机,估计周末晚上才有空玩会。PS4摇杆开始雨后春笋,HORI到现在还没有拿出重量级的产品,V4确实是性价比很高的产品,700多元,双机种,除了重量差点其他还不错。TE是疯猫的招牌,2代产品上市前一直让人期待,可惜粗糙的做工,低廉的用料,高昂的价格一直让人感觉是骗钱的玩意,虽然之前做好了心理准备,收到货后,感觉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其实他可以做的更好,1000多元的产品,可以多用点心思去完善,我相信HORI在对待自己拳头产品的态度上,肯定和疯猫有所区别。疯猫和各大游戏厂商良好的合作,脑残粉们的热情和执着,并不影响TE2的热卖, 只是希望一个专业游戏设备的厂商,可以多用点心思。
在单位偷着把晒单贴完成,各位凑合着看哈。
|
-
01.jpg
(117.55 KB, 下载次数: 9)
-
02.jpg
(64.57 KB, 下载次数: 8)
-
03.jpg
(101.24 KB, 下载次数: 7)
-
04.jpg
(101.94 KB, 下载次数: 4)
-
05.jpg
(92.75 KB, 下载次数: 9)
-
06.jpg
(78.06 KB, 下载次数: 7)
-
07.jpg
(106.18 KB, 下载次数: 7)
-
08.jpg
(100.67 KB, 下载次数: 5)
-
09.jpg
(102.49 KB, 下载次数: 7)
-
10.jpg
(79.57 KB, 下载次数: 8)
-
11.jpg
(55.45 KB, 下载次数: 4)
-
12.jpg
(108.87 KB, 下载次数: 8)
-
13.jpg
(88.7 KB, 下载次数: 8)
-
14.jpg
(108.54 KB, 下载次数: 9)
-
15.jpg
(92 KB, 下载次数: 6)
-
16.jpg
(76.36 KB, 下载次数: 8)
评分
-
参与人数 1 | 节操 +100 |
金币 +50 |
人气 +50 |
游币 +5 |
好评度 +1 |
收起
理由
|
李鸿翔
| + 100 |
+ 50 |
+ 50 |
+ 5 |
+ 1 |
赞一个!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