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丁·海德格尔出生于公元1889年9月26日—公元1976年5月26日,海德格尔也许是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哲学家,父亲弗里德里希·海德格尔在当地镇上的天主教教堂任司事,母亲也是天主教徒。在天主教教会的资助下1903年-1906 年到梅斯基尔希以南50公里外的康斯坦兹读中学,为将来的牧师职业作准备,1906年-1909 年在弗莱堡的文科学校上学。在这六年里他学习了希腊文,此后,除战争年代外,他每日必读希腊原著。
名言:
1、有担当,才有自由。
2、人是存在的澄明。
3、唯一能把握生命的机会,是结束生命。
哲学观点:
时间问题是现象学思想传统中一以贯之的根本,胡塞尔的时间意识就是主体性本身,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性就是存在的境域,而对于列维纳斯,正是在时间中才有真正的他者出现,或者说与他者的关系才真正有时间的呈现.时间之谜,就是主体之谜,就是他者之谜,列维纳斯正是基于时间,才另立了“作为他者的主体”这一后现代伦理之要义。
原文转自:/fssf.net/archives/750
|
|